(三)顺天逆民秦统一(第2/5页)

有幸得到历史法庭格外恩准的休假后,历史侦探决定去作实地考察,再一次用脚去深入历史现场,去复活历史,去寻求秦始皇的历史真相。

心中的火焰燃起来,2009年3月,历史侦探查询地图,打点行装,行进在山海之间的风尘路上。

历史侦探到胶南,登琅琊台,感受秦始皇乐而忘返的欢愉,确认方士徐福与所谓的坑儒事件并无牵连,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放心之余,追寻秦始皇巡游的足迹,沿山东海岸北上,风雨中登成山头,体验当年旅行的艰辛,想见秦始皇祭祀日神的庄严。又西行去烟台,上芝罘岛,这里曾经是秦始皇祭祀阳主、刻石记功的圣地,如今历经沧桑,天变地动,小岛连通陆地,刻石已成纸上回忆。古今虚幻,往事如烟,最终去了蓬莱阁,因为海市蜃楼的幻影,八仙过海的传说,这里已成古往今来一大名胜地。

蓬莱阁(李开元 摄)

考察归来,历史侦探再次翻阅古典,研读新出土的文献,查询古今中外的意见,在确信“坑儒”是编造的伪史之余,情不自禁感慨:秦始皇一生的事迹,我们实在是了解得太少,也欠缺了尽心尽力去了解的努力;秦始皇一生的功过,特别是他的历史形象,不仅是被曲解误读,更是被人为地丑化了。两千年来,作为秦人的子孙,我们没有寻实据理,公正客观,努力地去认识一个真实的秦始皇,而是囿于党派学派的成见,出于眼前利益的需要,编造出种种曲意阿世的诠释,偏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如此的结果,上愧对列祖列宗,下愧对子孙后代,徒引海外识者的嘲笑而已。

感慨之余,历史侦探痛定思痛,他深感秦始皇留下的历史遗产,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今的中国社会,有必要为秦始皇这样一个伟大而复杂的历史人物作正本清源的澄清,对他在历史上的事迹,重新作细致的考察,对他在历史上的功过,重新作公正的评价。作为华人的职业历史侦探,他自感羞愧汗颜,觉得自己在这桩千年疑案中是有责任的,他考虑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从事这项艰难的工作。

3. 推倒重来的工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法可以有很多,事实却只有一个。看法是对事实的解释,是建筑在事实基础上的高层楼阁。在事实和看法之间,事实优先。一旦事实动摇,看法必将摇摇欲坠。历史侦探以为,唯一的事实,是历史认识的基础;多样的看法,只是对唯一事实的不同解释。如果我们相信人类有遵从事实的共同理性,正确的逻辑关系是人类的共同意识的话,最接近事实的解释是可以逐步接近的,不同的看法是可以趋于一致的。

基于这种认识,历史侦探将千百年来关于秦始皇的各种不同看法作了清理,他注意到这些不同的看法,大都基于相同的史实。提出这些看法的评论家们,并没有致力于寻找和发现新的史实,也缺少对史实的认真清理,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史实,着力于在解释上花样翻新,甚至是强词夺理。这种本末倒置的结果,就是造成议论纷纷而无新意,史实依旧了无进展的现状。

基于这样的认识,历史侦探感到在重新认识秦始皇的问题上,需要推倒重来。他所说的“推倒”,讲的是首先要将史书解构成史料——具体而言,就是分析《史记》和其他文献中有关秦始皇的篇章,将可信度较高的史料、可信度较低的历史故事和不可信的添加伪造区分开来。他所说的“重来”,分为史实的重建和史论的重建两个阶段。史实的重建,讲的是从传世文献中筛选出可信的新史料以后,再从出土资料中寻找可信可用的相关史料补充进去,洗牌组合,重新构筑有关秦始皇的史实。史论的重建,讲的是在一部新的秦始皇纪事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联通古今,扬弃取舍。

这项工作,宛若在一座曾经改建过的老建筑的旧址上复原一座更老的建筑,这座更老的建筑,是改建前的原始建筑。为了复原,首先要细致地拆卸老建筑,将可用的原始建材挑选出来继续使用,在补充了新建材、重建了原始建筑以后,还要作最后的装修和装饰。毫无疑问,这项重建的工作,不但工序繁多,而且工作量庞大。曾经自以为对这项工作有了一定贡献,也有意接受这项工作的历史侦探自我衡量了一下,结果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他从前所从事的工作,不过是拆卸旧建筑和寻找新建材,他所完成的拆卸,仅仅是旧建筑的前堂,他所收集的新建材,也还远远不够用。

自我衡量到这里,心里有些凉飕飕的历史侦探感到,在这个时候,要勉为其难地来对秦始皇的一生作重新评价,无异于在旧建筑只拆了一半的时候来作装修,结果怕是会落到商业宣传的浮饰中去。历史侦探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尊重业界的职业规范,对自己的侦探事务所有严格的要求,看重创新和信用。他希望自己的侦探事务所能够成为一个有品牌的专业特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