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10/17页)
但这是他享受生活宁静的最后片刻了,马扩抓住机会,闪电般地发问道:“令表侄马植寄语门下,十年前他与门下父子在此神龛前沥酒设盟,誓同生死,富贵毋忘。门下可已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马扩是用压低了的、耳语般的声音说话的,却好像雷霆霹雳震撼着李处温,使得他的稳重厚实的身体忽然像一片树叶似的颤抖起来。这时他的首相的功架和安闲的神气都化为乌有,手里捧的一炷香也随着身体乱颤,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好。
原来旬日来,萧皇后两次警告他说前线有人要搞掉他,已持有对他不利的确据。他恃有皇后保护,对此满不在乎,却没料到毛病就出在表侄身上。这个事实如被揭露,那不是什么保牢官爵财产的问题,而是涉及一门三百口的生死问题,这就怪不得他要如此惊惶震恐手足失措了。马扩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会产生这样巨大的效果,只好先帮他把棒香插进大香炉里。
“陪祭李门下行礼!”赞礼用着拖长的高声赞道,“李门下跪……叩……叩……叩……兴……”
借着跪下去叩拜又站起来的机会,利用这一点时间的余裕,李处温已经初步恢复镇静,想出对策,他低声说道:“这话休再声张。宣赞有何吩咐,就请明谕!俺一切都可奉行。”
“敦促国王归附本朝!”马扩断然地发出命令。
“如今国事全由皇后主张,国王做不得主。”
“敦促王妃归附本朝。”
“跪……叩……叩……叩……兴……”赞礼第二次赞道。
李处温第二次跪拜时,已经镇静得多了,他一面行礼,一面说:“俺也久有此心,此事一定尽力而为。期有以报命。”
“门下休说囫囵话。俺知道王妃的事,门下做得六七分主。此事成不成,全看门下的努力了。”
“跪……叩……叩……叩……兴……”赞礼第三次赞道。
李处温第三次跪拜的时候,不但已经恢复到一个宰相,并且恢复到一个精明的谈判者的地位。
“大事若成,大宋朝怎生处置俺父子?”他拜下去时,低声地讨价还价。
“童宣抚寄语,门下做得成这件大功,本朝不吝国公之赏。”
可以谈判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马扩不愿意再浪费了,李处温却偏偏跪在地上,没有及时站起来,敲钉钻脚地问:“宣赞这话可靠得住?”
“俺言出如山,门下尽可放心。”
李处温行礼已毕,赞礼者正在赞请其他的大员上来拈香行礼。马扩抓住最后的瞬间问道:“门下可曾与俺派来与公子联络的人接上头?”
“没有。”李处温摇摇头。
“门下快设法去找他们。宫内有了消息,立时通知俺要紧。”
“俺好歹……”李处温有点紧张地回答。这时几个人的脚步声已经逼近脑后,这一句没能说完的话就消失在铿锵的环佩声和袅袅的炉烟中间。
虽然搭上了李处温的关系,谕降的前途变得乐观起来,但是赵杰、沙真两人仍然杳无音信,他们的处境令人担忧。马扩在净垢寺行馆宽大的客舍中,清晰地听到因为有国宾居住从而显得特别有精神的僧侣们为大宋慈圣陈太后荐福做晚课的钟声、钹声、诵念佛经声。晚课完毕后,他又清晰地听到报更的柝声。初更、二更报过去了,然后报了三更。在万籁俱寂之中,又听到一声好像拖着一条尾巴的寺钟声,在凝寂的空气中飘荡着。又过了好一会儿,他听到窗外有一阵不寻常的撒沙子的声音。马扩马上从榻上跳起来,往窗畔走去。他轻轻咳嗽一声,就听到窗外低低的呼唤。
“好了,”他高兴地想道,“赵大哥和沙兄弟果真回来了。”
他打开窗子,他们两个猕猴一样轻捷地跳进来。虽然在完全的黑暗中,仍然遮盖不住闪耀在他们眼睛里的兴奋的光芒,根据这个就可以推知他们带来了好消息。
“好教宣赞放心,大事已告成功。”赵杰低声向他汇报,竭力保持镇静的态度,“刚才李处温回家说,宫中开了御前会议,多亏他力持归降南朝之议,说服了萧皇后与诸大臣,最后才定下局来。明天早晨萧皇后要找宣赞去面议称藩归顺之事,少不得还有些讨价还价之处。他叫俺们趁天亮前通知宣赞,让宣赞心里有个底子,明天谈起来就不怕她不就范。”
这个结果是他白天在北极庙与李处温谈判后就预料到的。他急于要知道他两个在这几天中干了些什么。他为他们担了多少心!在政治斗争中,他像赵杰一样,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控制自己感情的程度。
赵杰理解马扩的心情,随之便叙述他两人这几天的经历。他们来到燕京后,打听得李奭连日在宫中宿卫,无法与他见面,心中焦急。直到前天中午,李奭从宫中下值回来,他们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不肯错过,就在路上唤住李奭,出示赵良嗣的书信。李奭一看信封,就约退从人,与他们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