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第3/11页)

在入仕居官特权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之下,业已成为知识群体主体的士族名士,遂可在精神文化生活中自由发展。士族名士,大多为士林领袖,其言论风标足以主导一世之士风;在哲学、文学与艺术上,他们也留下了灿烂的遗产。但其由士族政治所保证的精神贵族的生活方式,却严重损害着官僚政治与行政。 “才地”之“才”,所择之“优”,未必是就行政才能而言的。《文选》卷四九注引王隐《晋书》:“论经礼者,谓之俗生;说法理者,名为俗吏。”汉代文吏儒生共同构成行政骨干;而由魏入晋,不仅“说法理”之文吏被视为“俗吏”,就连“论经礼”之儒生也被看成“俗生”了。名士王衍“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然“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甚至居选官之职者,亦多此类人物。名士毕卓,终日裸裎酣饮,自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此一生矣”,然却得任吏部郎;名士阮咸,任达不拘,而山涛举之居“官人之职”;名士阮放,“常说老庄,不及军国”,得拜吏部郎;名士殷融,“饮酒善舞,终日啸咏,未尝以世务自婴,累迁吏部尚书”;名士张绪,号称有“正始遗风”,“都令史谘详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后“迁吏部郎,参掌大选”。领选者尚且如此,其取人亦必同类相求可知。

于是,儒门冷落,玄学昌炽,鄙薄世务、矜高浮诞成为一世之风,魏晋王朝振兴经术的努力终难成功。同时汉末曹魏本、末、名、实之相悖,其弊日深。《晋书·殷浩传》载庾翼语:“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乃高谈庄、老,说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实之未定,弊风之未革也!”陈寅恪先生曰:“而清谈之误国,正在庙堂执政负有最大之责任之达官崇尚虚无,口谈玄远,不屑综理世务之故,否则林泉隐逸清谈玄理,乃其分内应有之事,纵无益国计民生,亦必不致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也!”(2)其论极为公允精当。由此正见“庙堂执政综理世务”与“林泉隐逸清谈玄理”之间难以协调,士族名士与行政官僚二重角色之间难以协调。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在西晋前期,王朝官僚对选官问题有过一番讨论。在讨论之中,九品中正制遭到了激烈批评,所谓“朝野之论,佥谓驱动风俗,为弊已甚”。其部分论点,在前一节我们已经作了引述;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这些论者,几乎一致赞扬与推重“乡举里选”,即察举制度。试述如下:

刘毅,奏上了著名的《请废九品疏》,斥责九品中正制“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同时又对前古贡士之法予以盛赞:“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考绩以明黜陟,故天下之人退而修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浮华邪佞无所容厝。”(见《晋书·刘毅传》)

李重,上疏力斥“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诚非经国不刊之法也”;同时又称颂汉代“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请废九品中正制而“明贡举之法”(见《晋书·李重传》)。

卫瓘、司马亮等,称“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乡举里选者,先王之令典也”,因请“尽除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然则下敬其上,人安其教,俗与政俱清,化与法并济,人知善否之教,不在交游,即华竞自息,各求于己矣”(见《晋书·卫瓘传》)。

段灼,上疏谴责“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遂力请“宜畴咨博采,广开贡士之路,荐岩穴,举贤才,征命考试,匪俊莫用”(见《晋书·段灼传》)。

潘岳,作《九品议》曰:“中正之身,优劣悬殊,苟知人者智,则不知者谬矣。莫如达官各举其属,万岳(3)九列,朝所取信,郡守虽轻,有刺史存,举之当否,实司其事,考绩累名,施黜陟焉。进贤受赏,不进贤甘戮,沮劝既明,为人自为谋,庶公道大行,而私谒息矣。”(见《艺文类聚》卷五二)

孙楚,上奏称“九品汉氏本无,班固著《汉书》,序先往代贤智,以为九条,此盖记鬼录次第耳,而陈群依之以品生人。又魏武拔奇决于胸臆,收才不问阶次,岂赖九品而后得人。今可令长守为小大中正,各自品其编户也”(见《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引《孙楚集》)。以长守为中正品其编户,是欲存中正之名,行长官贡荐之实,为一折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