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3/9页)
去吧,去传播救世主的盛名,
去讲述他那无与伦比的荣耀,
给那些罪恶的、堕落的人听,
亚当的泱泱后代,
我们愿你沐浴在他的盛名之中。
最圣洁的事业成功了,
让那送你起程上路的人放心,
你的孜孜追求,将被祝福。
最后,索恩牧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我亲自参与挑选了这个团体的每一位男子,我确信你们将会为耶稣基督的事业添砖加瓦。在暴风雨中,你们不会疲倦,在失意沮丧时,你们不会怀疑这项事业最终的胜利。通过你们的传教,数百万还未出生的灵魂将从永恒的地狱之火中得到拯救。我想不出更好的离别圣歌,比这首多年前送我踏上同样的传教之路的歌曲更适合:
去到那一个个热带的岛屿,
在大海的胸怀深处,
那里的天空永远在微笑,
那里的黑人永远在悲泣,
你们此行,就是让那里的黑人停止悲泣。
二十二名牧师侧耳聆听了索恩牧师的告诫。另一位牧师也做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祈祷,仪式本该在这种庄严神圣的气氛中就此结束,然而,有一位督查牧师的年迈妻子眼看着这些马上要踏上远征的美丽新娘们,她知道其中有些人在夏威夷会死于分娩,有些人会变得形销骨立,有些人则会由于终日操劳和食物匮乏而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想到这里,她再也控制不住母爱的情感,用高亢的声音唱起了教会赞美诗中最亲切神圣的一首。很快,大家都跟上了那熟悉的旋律,索恩牧师完全没料到即将发生的事情,但也跟着声情并茂地唱了起来:
福哉爱主圣徒,彼此以爱结连,
和睦相处,同心同意,在地如同在天。
第一节赞美诗唱得很顺利,第二节也一样。但是唱歌的人们想到里面的歌词时,他们一个一个地哽咽了,最后所有的女人都抽泣了起来:
软弱彼此体谅,重担互相担当;
一人心伤,众人泪淌,只有一副心肠。
索恩牧师的歌声直到最后依然清晰有力,他懊恼地想:“本不应该允许女人来送行。”眼下众人一片抽泣呜咽,索恩牧师本想举行一次庄重有序的辞行活动的计划只好彻底泡汤。本该是斗志昂扬的誓师大会,此时却成了没完没了的儿女情长,俗世的人伦战胜了对黑袍牧师的敬畏。
然而谁也没料到,这天早晨的活动仍然是在热烈的宗教情绪中接近了尾声。杰露莎・黑尔出人意料地走上前去,她穿着棕黄色的外套,戴着活泼的无边帽站在索恩牧师面前,用清晰的、每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您现在不是我的舅父伊利法莱特,也并非非洲的索恩牧师,与我交谈的,是美国公理会海外事务部的一名官员。我们将自己的前途交由您来掌控。这里的十一名男子未曾携带分文钱财,他们身上只有在一座荒岛上生存所需的必要之物。我的身上也不应该携带任何俗世财富,在此,我将把亲爱的阿姨给我的小小财产交给事务部。这笔钱本应花在我的婚礼上,但我已将自己献给了我主基督的事业。”她递给索恩牧师一只小包,里面至少有八百美元。
牧师们现在身无分文,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在刚刚结识的伴侣身边也仍然感到局促不安,然而他们怀着对上帝的热切信仰爬上了双桅船“西提思”号。詹德思船长喊道:“升帆!”小船随即展开九面崭新的船帆,慢慢地朝着开阔的海面驶去。艾伯纳・黑尔站在双桅船朝向港口的那边,心中有种预感:自己此生再无法见到美洲大陆了。他喃喃地念了一句简短的祷文,祝福着生活在马萨诸塞州马尔波罗村那座寒酸的小农场里的所有人。倘若在那个庄严肃穆的时刻,有人问艾伯纳即将接受什么样的使命,他将会真诚地回答:“我们的使命是把我在那座农场得到的祝福带到夏威夷人身边。”他不可能想到——事实上,他的确没有想到——新罕布什尔州沃普尔村农舍对面的那座坚固的白色小教堂也得到了上帝特有的祝福,而把这个祝福带到夏威夷去可能会更好一些。虽然从未对旁人提起,然而他实在没法相信,像布罗姆利家那样轻佻的家风、那样的靡靡之音和小说之类的东西,再加上不正经的态度,怎么可能得到上帝的祝福。事实上,他甚至觉得,把杰露莎带到“西提思”号上来简直是从堕落的边缘拯救了她。
眼下杰露莎正拽着他的胳膊说道:“黑尔牧师,我觉得我要呕吐了。”于是,他把她带到下面,将她安置在其中一张小铺位上,在旅途的头四个月里,杰露莎大多数时间都待在那儿。而艾伯纳则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一名出色水手的素质,虽然他总是一副好像马上就要吐出来的样子,但实际上胃口很好,而且从来没有真正吐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