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二章(第5/7页)
这天晚上,上千人的送葬队伍手擎火把,他们两侧站着两排西班牙军队士兵,胸前举着寒光闪闪的长剑。队伍抵达波波洛广场的圣母教堂,胡安将下葬在这里。用来埋葬他的墓穴原本是他的母亲瓦诺莎为自己准备的。
亚历山大仍旧悲痛万分,然而葬礼一结束,他立即传儿子切萨雷去他的寝宫。
切萨雷也急切地想帮助父亲分担忧伤,所以立即前往。
他走过教皇的私人书房,看见亚历山大坐在桌前,脸色苍白,眼圈由于哭泣而红通通的。父亲如此悲痛的模样切萨雷从前见到过一次——那时他还小,也是胡安正面临生命危险。这时,他心中不禁怀疑起来,祈祷是不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或者仅仅是将无法逃脱的命运向后推延罢了。
亚历山大的房内灯火暗淡。看见儿子来了,他朝切萨雷走去,魁梧的身躯走近他,离他仅咫尺之遥。亚历山大肝肠寸断,悲愤得几近疯癫。他知道一直以来切萨雷都不喜爱这个弟弟,他明白胡安夺去了切萨雷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他听说两天前在瓦诺莎家,他们曾经吵得十分激烈,而当晚胡安就失踪了。他想从切萨雷这儿得到事情的真相。他用严厉的口吻命令道:“向我发誓,你没有杀死你弟弟。以你灵魂的不朽起誓。要知道,如果对我隐瞒真相,你将在地狱遭受火焚,直到永远。”
父亲的指责让切萨雷大感震惊,他几乎窒息了。事实上,弟弟被杀这事他并不觉得难过。他恨不得就是自己亲手杀了胡安,这样他就不用责怪父亲把罪名怀疑到他的头上来了。
切萨雷一步迈向前,凑到父亲跟前,目光紧盯父亲的双眼。他把手放在胸前,诚恳地对亚历山大说:“父亲,我没有杀我的弟弟。我发誓。如果我说的不是真话,我心甘情愿在地狱遭受火焚,直到永远。”他看见教皇一脸的困惑,于是又重复刚才的话说,“我没有杀死胡安。”
教皇先把视线移开,接着又坐了下来,就像是一下跌倒在那张巨大的皮椅上,用手遮住双眼。等他再度开口时,他的声音听上去轻柔而悲伤:“谢谢你,儿子,谢谢你。你知道胡安没了我太痛苦了。听见你刚才的话,我宽慰了许多。我必须告诉你——这不是因为我太伤心才说出来的气话,谁都不可以不当真——如果真的是你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我会命人将你五马分尸。现在你走吧,我必须要做祷告,为我的悲痛找寻些安慰。”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此时做出的某种决定将影响他命运的走向。在人生的这一十字路口,前路迷茫,此时的决定会影响随后发生的一切。正是在此时,切萨雷决定不告诉父亲那天那个渔夫提到的一个细节——渔夫发现了一枚蓝色的黄玉戒指。一听到这话,他立刻就明白了,是弟弟约弗瑞杀死了胡安。如果将这一事实告诉父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胡安是咎由自取。约弗瑞只不过是被公平正义假手利用,出手结束了胡安碌碌无功的一生,其结果是正当的。胡安对波吉亚家族毫无功绩,相反,他使得整个家族不断面临危险。约弗瑞杀害自己的哥哥只不过是波吉亚家族一项恰当的苦刑,通过这苦刑救赎波吉亚家犯下的诸多罪行。
父亲怀疑自己,切萨雷并不意外,但亚历山大怀疑他的忠诚,质疑他对家人的爱,却深深伤害了他。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感到如此受伤。
如果亚历山大要责怪他的话——现在看来也只能让他责怪自己了,因为如果以事实真相回击父亲,只会让他更加伤痛。作为圣父,教皇必须是绝对无误的,正是绝对无误才使他得以维持他的权威。切萨雷心想,这件事情的真相无疑将证明教皇并不具备绝对无误的能力,这将影响到教廷的威信。
切萨雷明白父亲怀疑他,但让父亲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任何好处吗?没有。这会是对父亲的巨大打击。如果这样做的话,整个波吉亚家族都将一蹶不振。切萨雷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就这样,胡安死了。切萨雷也拿定了主意。他要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守护罗马、守护波吉亚家族。
卢克莱西娅跪在圣西斯笃修道院内的大理石神像前祈祷。这时,一个年轻的修女神情紧张地叫她出去。这是来自那不勒斯贵族家庭的一个年轻姑娘。修道院里既有许多欧洲贵族家庭的又有钱又年轻的女人,她们来修道院寻求庇护;也有许多出身穷苦农民家庭的女孩,她们是真正受上帝的感召而虔诚向主的。这两种人都对教会有益。富裕女孩们的家庭会向教会支付大量金钱,而穷苦人家的女孩则为富裕人家的救赎而祈祷。
这个年轻姑娘结结巴巴地告诉卢克莱西娅,有个人正在等她,说有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要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