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宋家遗产(第9/15页)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证明为什么美国继续援助蒋介石是正确的。
然而,对于这次所谓的公正调查,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一点是,克拉克并不只有公正代表这一个身份。这位来自艾奥瓦州的前参议员多年以来一直是替宋子文服务的法律事务所的员工。简而言之,克拉克是“院外援华集团”中一个领报酬的说客。
此外,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克拉克是在为美国参议院和美国纳税人服务,但其实国民政府也支付他的一部分开销。
克拉克回国后,强力建议美国政府给予蒋介石更多的援助。
几周后,皮尔逊声称,为了宋氏家族的利益,这些政策仍在继续执行。
蒋介石的一个姻兄弟跟其他中国富商一起垄断了大豆市场,从而使美国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此人就是蒋介石的小舅子、外交部部长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战争期间有价值35亿美元的美国援华物资由宋子良负责掌管。他从这笔大豆生意中赚得3 000万美元的净利,而美国消费者则需要为每蒲式耳[3]的大豆多花1美元。
这次大豆操控交易的奇怪之处,在于其操纵者准确地知道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大豆的确切时间。
前不久,本专栏还报道了宋子良的儿子尤金·宋伙同孔祥熙博士(蒋介石的连襟)的儿子孔令杰把大量珍贵的锡卖给了中国共产党的事……
也许就是因为总是发生这样的事,幻想破灭的中国人才推翻了宋孔王朝,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
孔令杰现在成了家族里的大忙人。1950年理查德·尼克松竞选参议员时,孔祥熙专程派小儿子去洛杉矶给他送去捐款,并给他加油鼓劲。他还说服加利福尼亚的大批华人选民把票投给尼克松。孔令杰的出手相助在孔家和尼克松家建起了一条稳固的纽带,多年来,尼克松夫妇经常到位于里弗代尔的孔家去做客。
宋孔两家的石油资产分布在得克萨斯、俄克拉何马和路易斯安那等地,每一处孔令杰都积极参与管理。1956年,孔令杰在“中华民国”驻美“大使馆”内创建了夏延石油公司,下辖麦格纳信托公司、西部石油开发公司和阿托卡钻井公司。夏延石油公司争取一些政界要人、记者和电影明星前来投资。如果令杰的油井(比如与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副总裁约翰·戴利签约的那座油井)产油不多,令杰将保证戴利收回投资的本金;如果油井钻探成功,则与戴利平分利润。接受这个条件的一些投资者并不知道控制夏延石油公司的是中国人。在这种模式下,那些有权势的人可以在不冒重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可观的利润。
1950年美龄回到台湾地区后,她发现自己卷入了最后一场争夺继承权和维护自己政治生命的战争。在美龄前几次离开台湾期间,蒋经国先是担任了蒋介石的私人助理,后来又担任安全部门领导,被任命为台湾“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在之后的20年中,美龄每次离开台湾地区去美国,蒋经国在政治阶梯上似乎都会上升一级,朝着取代她而成为父亲继承人的目标更近一步。
美龄精神太紧张了,她无法安静地坐在日月潭边画那些简单的花卉。她曾把自己的画送给很多人,也曾给过蒋经国。(送给蒋经国的是一副竹子,上面有她的亲笔题字“赠子”。)她经常去参加社会活动,尤其是办孤儿院——不过那些孤儿几乎毫无例外全都是她丈夫手下的军官去世后留下的。(就连戴笠也办过孤儿院。在中国,为了让特务替你卖命,首先必须要确保他们子女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国民党创办的孤儿院一直都很兴旺。)
由于受不了台湾地区的气氛,美龄就会急匆匆地赶往美国,出现在“院外援华集团”的圈子里。有一次,她从1952年8月一直待到1953年3月。等她回到台湾地区时,就获悉蒋经国收到邀请,将去五角大楼和美国国务院做客。很显然,华盛顿对这位继承人产生了兴趣。蒋经国还将应邀会见艾森豪威尔总统,美龄从1943年来就没有再受到过这种待遇。
美龄在台湾地区虽然没有正式官职,但她与委员长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紧密。蒋介石接见美国官员时,她在一边给他翻译。年事已高的蒋介石喃喃地说上几句,美龄接着能说上5分钟。然后蒋介石再嘟囔几句,接着美龄又会来一段长篇大论。这个场景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橱窗模特穿着蒋介石的衣服坐在权力的宝座上,执掌大权的却是卢斯塑造出来的那位举世闻名的“委座夫人”。
蒋介石手下的将领和官员们很少有人敢去惹她,就连她的继子也忌她三分。她翻脸非常快,并且肯定会报复。卢斯的朋友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在台北,卢斯太太和美龄一起乘车去商场购物。买完东西后,两人来到汽车前,互相让着请对方先上车。互相让了三次之后,卢斯太太没有再客气,先登上了汽车。蒋夫人在她后面上了车。在返回位于北郊的住处时,蒋夫人一直在生闷气。美龄下车走进房间后,卢斯太太问一位秘书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她说道:“我都让了她三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