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的反抗(第3/3页)

美国人后来便习惯在比赛会场跳舞,与此同时,全球的足球文化也在改变。众人乐于把运动赛事当成庆典活动,而不管此举会有什么影响。有个美国记者在1994年观察到:

有些美国球迷喜欢在赛前开派对,有些人是在赛后,还有人赛前赛后都要庆祝一番。巴西人和荷兰人说:别让比赛中断开心的派对……每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球迷觉得自己就是球赛的一部分,就算自己国家的球队没来也没关系。看看那五个穿着绿色和金色服装的男人,还有那个扮成香蕉的。他们来自东京,花了四千美元飞来巴西观看比赛。[55]

对足球迷而言,各国球队较劲之时,民族主义是最强大的力量。但有些球迷超越民族,每一队都支持。2002年世界杯英格兰对丹麦的比赛中,全场有一半观众是日本人,尽管日本在准决赛上可能会遇上英国,但他们还是穿着红白衫支持英格兰。[56]当然多数的球迷对母国队伍都非常忠心,也很关心球赛本身的细节。但运动赛事的内涵似乎不断被掏空。上万球迷一起唱歌、跳舞、呼喊,场面多么壮观,情绪多么高昂,球赛本身的光芒都被盖过去了。

运动赛事变成嘉年华,看来是球迷的胜利,他们打破传统观众的定位,化被动为主动,把比赛变成派对。不过,显然他们是另一群球迷。过去球迷一开始要创造的,是更好的观赛环境与纯粹的运动赛事。劳动阶级的球迷负担不起旅费出国看比赛,但美国本地的球赛门票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涨价,这一切要感谢崭新的运动场和球员飙高的年薪。1996年,有位运动社会学家提到:“美国曲棍球、足球、篮球比赛的门票直逼五十美元,去球场看比赛成为高消费活动。下阶层的人自然被排除在球场外,搞不好一般中产阶级也负担不起。”[57]在英国,全新的运动场只有座位,无站票,不仅门票变贵了,从前劳动阶级专属的看台区也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他们一起唱歌、拍手了。根据法露迪的说法:“劳动阶级完全被排除在运动界之外。有影响力的球迷都是有钱人跟企业家,他们付得起豪华包厢的钱,还能包下整季的座位(有些球场要价五千美元)。亲临现场看足球……就像买车一样,得付头期款。”[58]

球迷的族群结构变了,球赛的庆典气氛是否还会存在,仍有待观察。过去几年,最有钱的球迷已经以行动表明自己不喜欢球场上的嘉年华活动。这些大老板撤退到球场里专属的豪华包厢,边谈生意,边享受美食、鸡尾酒,顺便留意一下球赛打得如何。《美式生活》(American Way,美国飞机上流通的杂志)里头有一篇文章解释为何要区隔不同阶级的球迷:

某个CEO每年付一百万美元租下运动场里的豪华包厢,就是为了和新客户交际谈生意。他当然不会关心看台上那些拥挤的球迷。企业家最不想在私人空间里看到的,就是在脸上涂色、对裁判骂脏话的疯狂球迷。(讽刺的是,最忠心的球迷往往就是负担不起昂贵、奢侈包厢的那群人。)[59]

劳动阶级再也负担不起到球场看球。去不成昔日的聚会场所,他们应该还能在运动酒吧延续运动迷狂欢的传统。在美国,运动酒吧到处都有。而且要找到一家酒吧,里头没有摆放球队周边商品,它的大屏幕没有锁定在运动频道,那可真不容易。但就像几百年前的乡民足球赛和竞走比赛,也许二十世纪后期多彩多姿的运动迷传统将永远消失。当初创造这些活动的阶级,也许再也没机会进球场狂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