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军阀混战,汉帝国终将末日(第5/11页)

风云突变,因为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身死,袁绍等人虽然诛灭了宦官,政权却落入董卓手中。对袁绍、曹操来说,当然是不甘心的。与董卓决裂之后,袁绍离开洛阳,投奔冀州。由于曹操在洛阳的声望,董卓企图加以拉拢,任他为骁骑校尉。因为反对董卓,曹操逃出洛阳,来到陈留,在陈留太守张邈的引介下,结识了当地的著名游侠卫兹。在卫兹的资助下,曹操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与张邈联合举兵,反对董卓。

但是荥阳一战,曹操为徐荣所大败,“士卒死伤甚多”,卫兹战死,曹操本人也被“流矢所中”,仅以身免。不久,曹操带同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给予四千多人,出来大力支持曹操的仍是袁绍。

公元191年,黄巾军余部“黑山贼”进入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曹操带兵支援,并击败黑山贼。在袁绍支持下,曹操被任为太守,从而取得了东郡地盘,从此开始稳定和发展。

当时的幽州牧是汉朝宗室刘虞。他颇为仁厚,为官甚有贤名,颇得百姓爱戴。幽州有个军官叫做公孙瓒,性情桀骜,而且手下兵强马壮,自然有了不臣之心。在董卓专权之后,公孙瓒与刘虞的关系就更加恶化。汉献帝既然是董卓所立,就不算合法的皇帝。于是袁绍和冀州牧韩馥联合,要推刘虞做皇帝。但刘虞不愿意做傀儡皇帝,反派人到长安去,朝见献帝。献帝正为董卓所困,想要脱身而无法,见刘虞的使者来,大喜。此时刘虞的儿子刘和,还在长安做官,献帝就叫他回见父亲,密传诏旨:令刘虞派兵来迎。

刘和不敢走函谷关大路,打算从现在商县东面的武关出去。刘和从武关出来,经过南阳,便被南阳太守袁术扣住,然后派人去告诉刘虞,叫他派兵来和自己的兵会同西上。刘虞果然派了几千个兵马来,叫刘和统带。但这件事被公孙瓒知道了,力劝刘虞不可派兵。刘虞不听,公孙瓒便串通袁术把刘和拘留起来,而把刘虞所派的兵夺去。这样既阻止刘虞迎驾的成功,又可和袁术相联结,他的阴谋似乎稳操胜算了,于是志得意满,带兵侵入冀州,想夺冀州牧韩馥的地盘。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又随其后。韩馥抵挡不住公孙瓒的攻击,一怒之下,就弃官而去,把冀州让给袁绍。

袁绍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就是连续四代都有人作司马、司徒、司空这样的高官),归心于他的人很多,其才能,比之韩馥,自然也要高出几倍。公孙瓒偷鸡不成蚀把米,赶走了韩馥,反而让袁绍得了便宜,自然是要与袁绍互相吞并。

曹操做东郡太守的第二年,青州黄巾攻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被杀。济北相鲍信赏识曹操,就劝刘岱手下的人共迎曹操为兖州牧。此时黄巾军声势浩大,曹操和鲍信进兵讨伐,鲍信力战而死,曹操把黄巾军打破。黄巾军投降的共有三十多万人,曹操把黄巾军精锐的留下,编成军队,称为青州兵。这些都是百战的悍贼,于是曹操不但得兖州为地盘,手下的军队也比较精强了。

这时的各路诸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集团:冀州的袁绍、兖州的曹操、荆州的刘表是一个派系;幽州的公孙瓒、寄居荆州境内的袁术和豫州的孙坚、徐州的陶谦是另一个派系。

两个集团开始分成北线、南线和东线三个战场,捉对厮杀。

在北线,公孙瓒出兵进攻袁绍,并发动刘备和陶谦抄袁绍后路。但公孙瓒主力被袁绍打败,刘备和陶谦也被袁绍、曹操联合打败。

在南线,袁术派孙坚攻刘表,一路披靡,围困荆州首府襄阳,但孙坚在得意忘形之下,被刘表的军士射杀了,刘表接着就进兵截断袁术的粮道。

在东线,袁术联合黑山贼进攻曹操,大败。退保雍丘,又败,只得逃到九江。袁术逃到九江之后,将扬州刺史杀掉,占据其地。其首府寿春邑虽然是东南重要的都会,但离北方的政治中心已经比较远了。陶谦趁曹操与袁术交锋,又一次发动大军进攻曹操,攻取了山东的泰安、费县,进逼济宁。曹操回军进攻陶谦,连破了十几座城池。第二年又继续进攻,直打到徐州东境。

眼看曹操就要吞并了徐州,却突然跳出一个吕布来。吕布杀死董卓后,被董卓的手下打出长安,便去投奔了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帮助袁绍攻打常山强盗张燕。吕布的武艺是颇为高强的,他手下的军队亦颇精练,马队尤其得力,攻张燕时,常和其亲近将校冲锋陷阵。但吕布在袁绍处没多久,便又站不住脚,就又去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

张邈与曹操本来是老交情。曹操起兵讨董卓,就是张邈最先赞助他的。曹操东征徐州陶谦,还对家属说:“我如果死了不回来,你们可以去依靠张邈。”曹操的老部下陈宫,很受曹操信任,被曹操委派留守东郡。但这两人却突然反曹了。汉献帝五年(公元194年)夏,曹操在徐州与陶谦交战,张邈、陈宫迎来吕布,并反叛了曹操,兖州郡县到处响应。曹操后方的大本营,由谋士荀彧、程昱主持,只守得鄄城(在河南省濮阳东)、范(今河南省范县)、东阿(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不失。曹操东征的兵力回军来救,与吕布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