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军阀混战,汉帝国终将末日(第3/11页)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就被人推荐为军司马,回到凉州参加对羌族的战争。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但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分给了部卒。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也因战功由郎中迁升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一直征拜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至此,董卓可谓平步青云。

不过,董卓曾讨黄巾失败,被免官。但董卓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但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掌握凉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政府便开始对其不放心了,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来任职,借以夺其兵权。但每次一调任,凉州的羌族就开始搞事,董卓就赶紧告诉朝廷,这边又发生动乱了,我离不开啊。至于这些羌族和朝廷为什么这么有默契,就不是我们所能猜测的了。

东汉政府还想过让皇甫嵩以武力解决掉董卓,董卓便屯兵河东郡,东汉政府终于还是不敢发难。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手中强大的实力,让董卓的野心极度膨胀,开始有了问鼎中央政权的计划。

董卓能进洛阳当政,还得感谢一个人,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本来是个屠夫出身,因其妹嫁入宫中被立为皇后才受到重用,官拜大将军,手握兵权。但大将军的头衔也不能掩盖他的愚蠢,东汉彻底崩坏有其很大的责任。

汉灵帝死后,当时十常侍要立陈留王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为帝,并且得到了后宫董太后的同意,而何进主张立何皇后之子也就是少帝刘辩为帝,两派的矛盾很激烈,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后来何进直接在汉灵帝的灵堂上立了何皇后之子刘辩为帝,算是先胜了一筹。何进本想趁机把十常侍一网打尽,但迫于何皇后的压力一直没能下手,况且十常侍手里还有军队,不解决这个问题,风险太大。

十常侍手里的军队就是公元188年组建的西园新军。西园新军有八校尉,袁绍是中军校尉,曹操是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何进不久之后拉拢了袁绍等人,除掉了蹇硕。但蹇硕虽死,宦官的势力并没有被彻底铲除。于是何进想借地方军阀的力量消灭十常侍,就偷偷地征召地方的军队进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征召西凉军阀董卓进京。

太监们知道何进的打算后,就要先下手为强,假传何太后懿旨,骗何进进宫去。何进以为真的是他妹妹召他进宫,没有防备,刚进宫就被十常侍埋伏的人斩首。何进死后,袁绍等人马上就冲进宫内诛杀十常侍。十常侍立刻携刘辩和刘协出逃,后来曹操在路上将刘辩和刘协找到。

正当东汉政权因为十常侍之乱舔舐伤口时,董卓领着他的西凉骑兵到了洛阳。董卓刚到洛阳时,洛阳还有不少的武装力量,有何进为讨黄巾在全国各地募集的军队,车骑将军何苗(何进之弟)的部队,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董卓先派他弟弟董旻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何苗,何进、何苗的部队群龙无首,只有任董卓收编。然后董卓又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扶植吕布为并州军阀的新首领,于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军。至此董卓手握重兵接管了东汉政府。

董卓虽然为人很狡猾,带兵打仗还算有一手,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低能儿。董卓一上台,就干了一件很招人诟病的事情:废少帝、立献帝。董卓无论是想做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枭雄,都不应该干这事。忠臣能废立皇帝吗?当然不能,干了这事就不是忠臣;奸臣为什么要废立皇帝?皇帝昏庸不是正好行篡位之事吗?董卓真的应该好好学学王莽,王莽的篡位可谓是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典范。当然,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有其理由的: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与董太后是远亲,董卓立献帝后,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但董卓没有把这件事做漂亮,给了人太多的攻击把柄。尤其是名士,也就是清流,开始跟他势不两立了。

董卓刚到洛阳时,就把当初受了党锢之灾的名士们都平反了,蔡邕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名士们对他还是有期待的。但他做了废立皇帝的举动,跟名士的关系一下就僵了。

还有一件败笔是董卓不能有效地约束兵士。董卓的嫡系是西凉兵,在凉州野惯了,到了洛阳城里,还要抢劫富户,奸淫妇女。洛阳是京城,能在这里居住的可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家,跟朝堂上的官员、皇亲国戚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军队这么一干,就把所有的利益阶层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