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衣冠南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6/28页)

可是他不仅瞒过了朝廷小人,也瞒过了王导的眼睛。在那种危难时刻,一向脑子清醒的王导也判断失误。他认为周见死不救,罔顾平日深厚的交情——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那种绝望而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王导心中就有了嫌隙。

王敦顺江而下,很快攻到首都建康。建康外有一个卫城,就是著名的石头城,石头城的守将是周札。周札是南方士人,东晋建国,尽管也重用南方士人,但是总体而言,南方士人还是受到排挤,所以周札就索性打开城门,把王敦迎了进来。

石头城失守,王敦直接逼近首都建康,其余各地的防线再牢固也没用了。司马睿压根没想到王敦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石头城,于是命刁协、刘隗等人反攻石头城。可惜石头城易守难攻,刘隗等人大败,这场仗,以王敦完胜告结。

刁协、刘隗兵败进宫,司马睿知道大势已去,不忍心看到他们被王敦杀掉,就拨给他们人马,命他们快速逃命。刁协平日待人苛刻,兵士四散逃去,没人管他。他当时已经七十多岁,年老不能骑马,还没出南京市呢,就被部下杀死,将头颅送给王敦。刘隗运气好点,逃到北方,投奔了后赵石虎,十多年后战死潼关。

王敦你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吗?这下刘隗、刁协都被清理了,按理该退兵了吧?不过,政客的口号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王敦重兵占据石头城,摆足了谱,就是不去觐见皇帝司马睿,并令手下大肆抢劫。

在僵持之中,司马睿终于屈服,他舍下面子,命文武百官前往石头城拜见王敦。王敦得意洋洋地对戴渊说:“前天的战斗,你是不是还有力量没使出来?”

戴渊回答:“岂敢不尽全力?只是力不足耳。”

周名气很大、才学又高,王敦从心里对周有点畏惧。以前每次见了周,都觉得浑身发热,不停用手扇风。这次自己战胜,就想嘴上讨个便宜。他对周说:“周啊周,你可是对不起我!”早在十多年前周吃了败仗,投奔过王敦,但是这次战斗,周却率大军抵抗他,所以他才会这么说。

周面不改色,昂然说:“阁下发兵攻打天子,我亲率六军,不能阻止你犯罪,所以对不起你!”

周、戴渊都有才名,王敦出身名门,也有名士习气,尽管手握重兵,但是总觉得低二人一头,心里非常嫉妒。

于是王敦找了个机会,装作不在乎地问王导:“周、戴渊二人,名震南北,我想重新组建政府,他们两个出任三公绰绰有余吧?”

王导闭口不答。

王敦再问:“那不让他们出任三公,让他们做尚书令或仆射一类的官呢?”

王导依旧闭口不答。

王敦继续问:“如果这样也不成,那就只有杀了他们!”

王导三缄其口,始终没有说话。

于是,王敦拿定主意,就下令杀了周、戴渊。

周被绑缚刑场,途经宗庙,大声高呼:“贼子王敦,颠覆国家,残害忠良!神明有灵,请赶快诛杀王敦!”兵士害怕他乱说乱喊引起暴动,就用铁戟猛刺他的嘴巴。周血流满身,而神态自若,毫不动容,围观群众纷纷流泪。

王导的表弟王彬,时任侍中,司马睿派他去慰劳王敦。王彬感叹周枉死,就先跑去哭祭周。王敦看到王彬一脸鼻涕眼泪,就问是怎么回事。王彬说:“刚才哭祭周,情不自禁。”

王敦大为冒火:“周自己找死,你哭什么!”

“周是忠厚长者,也是你的好友,为官正直,不结党营私,想不到却遭到你的毒手!”王彬越说越激动,大骂王敦,“你兴兵犯上,杀害忠良,我看你就要大祸临头了!”说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王敦怒道:“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周围的人连忙劝王彬赶紧起身道歉,王彬牛劲上来:“脚脖子疼,不能下拜!”王敦说:“脚疼、脖子疼,哪个更疼?”王彬一点也不怕,始终拗着不肯下拜,王敦也只好作罢。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没多久,王导整理中书省档案,偶然发现周当初上书营救自己的奏章,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好人,他拿着奏章大哭道: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晋书·王导传》)

这句今天还常说的俗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就这样结束了

王敦战胜晋元帝,开始有了不臣之心,于是在这年四月率师返回武昌,准备肃清反抗力量,然后篡位。

322年闰十一月十日,晋元帝司马睿病逝,年仅47岁。晋元帝节俭恭谦,但是政治手腕明显不足,所以导致最后的悲惨结局。

第二天,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王敦大权在握,遥控朝局,大事都要经过他的手,不臣之心,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