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学——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第2/17页)

诗人模仿女子的口吻写诗,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但是写得好的确实不多,《种瓜篇》就是这不多中的一篇。有时候想想,也挺佩服这类诗人的,毕竟是个男儿身,能把女儿态写得这么感同身受,可真是不容易啊。

魏明帝曹睿在位共14年,应该说,还是很有政治建树的。

这时候蜀汉的皇帝是刘禅,丞相是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三顾茅庐之恩”,出兵北伐。从228年开始,到234年,一共五次北伐(《三国演义》中说是“六出祁山”,其实只有五次)。

诸葛亮在三国,那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谁见谁怕。诸葛亮北伐,曹魏朝中非常恐慌。但是曹睿能够知人善用,起用曹真、司马懿抗衡诸葛亮。结果,诸葛亮五次北伐均无功而返,最后忧疾病死,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

后来,曹睿还命司马懿平了辽西公孙渊。在军事方面上,曹睿很有谋略,这一点他继承了爷爷曹操的本事。

但是,曹睿的毛病也有一堆。

不同于爷爷曹操和爸爸曹丕勤俭的风格,他非常奢靡,喜欢享乐,尤其诸葛亮死后,他觉得心腹大患没有了,就开始满足自己最大的兴趣——盖宫殿。盖一座还不行,还要不停盖。翻看《三国志》以及相关的历史书,关于曹睿执政的后期,铺天盖地都是“建宫殿”“建宫殿”的记载,大臣们上的折子也都是说“不要建宫殿”“不要建宫殿”。

239年正月,曹睿驾崩,葬高平陵,死的时候才35岁——不知道什么原因,曹操家族除了他自己活了66岁以外,他的后代基本上都亡命早死。曹丕只活了40岁,曹睿也只有35岁,曹植41岁,曹冲13岁,等等——这些说的还都是自然死亡。为什么会这样,也是个不解之谜。

曹睿临终前,命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为顾命大臣,辅政幼主,不过他没想到,这个不大不小的决定,竟然最终断送了曹氏江山。

新的皇帝,叫作曹芳,继位的那一年(239年)只有8岁,年号正始。

从此,中国将迎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高邈奇特、名士风流的玄学时期。

粉面何郎

曹爽的老爸,是已故的大将军曹真——曹真勇猛有胆略,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名将,北破羌胡军,南拒诸葛亮,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

很厉害很厉害的老爸,他们的儿子,一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要么龙生龙凤生凤,孩子比老爸还优秀;要么就是虎父犬子,儿子糟糕得一塌糊涂。

不幸的是,曹真、曹爽父子,就属于第二类的情况。

曹爽小时候经常出入宫中,和曹睿关系很好。曹睿当了皇帝,曹爽的仕途就顺风顺水,可惜曹爽性格懦弱又刚愎自用,根本不是一块搞政治的料。

魏明帝曹睿临死的时候,想托孤曹爽,问他:我把重担交给你,曹爽你行吗?

曹爽当时跪在旁边,紧张得汗流浃背、脑袋发蒙,根本不知如何作答。大臣刘放暗中踢了他一脚,悄悄告诉他:“快说,我愿意用生命保护皇室!”

曹爽这才回过神,心跳加速地说:“我愿意用生命保护皇室。”

这样,曹爽才成为顾命大臣。

曹睿也清楚曹爽的能力,却苦于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只好又任名臣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大将军府办公室主任),给曹爽做帮手。

有时候,做决断确实两难。曹睿给小皇帝找顾命大臣,是个历史性问题,历朝历代都能遇到。

你说找个能力强的吧,怕小皇帝压不住;找个忠心的吧,又怕镇不住朝局。中国皇帝都是家天下的概念——皇帝怎么也得是我的后世子孙当。要是有既忠诚可靠能力又强的大臣最好,实在不行,就优先选择忠诚可靠的。

所以,忠心但能力不足的曹爽,就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曹爽是贵族子弟、皇室宗亲,不必说,他有一帮贵族子弟的好朋友。贵族子弟嘛,一般都有享乐主义浪荡哥儿的特征,曹爽也不能免俗。

他的这几个朋友,每个都大有来头。比如驸马毕轨(曹睿女儿的丈夫),名士丁谧、邓飏、李胜等,这些都是曹魏的大官子弟。

还有一个更有名更牛逼——按照辈分来说,还是曹爽的叔伯长辈,他就是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干儿子加女婿——名士何晏。

早在魏明帝曹睿的时候,何晏、毕轨、丁谧、邓飏等人,就都位居高职。不过曹睿不喜欢这几人喜爱交游、浮华的性格,就把他们都一一贬斥。

曹爽辅政后手握大权,又把这几位安排在了重要部门。

当时,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军国大事一起商量着处理,但是无论论资历、论年龄、论辈分,司马懿都远胜曹爽。所以从一开始,曹爽就对司马懿持晚辈礼,国家大事都请教司马懿然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