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敌国财产(第2/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爱德华曾回忆道,1908年,他最早接触到佛教艺术。那是一次神秘的邂逅:“秋风吹过阿姆斯特丹的黑暗街道,瓢泼大雨重重敲击着运河上面的老荷兰船。一切都在摇动,连房屋也无法静止。一道光线穿越一个小窗户……一尊巨大、安详的大理石佛头出现在眼前,它在狂风暴雨中稳如泰山。我在它面前守候,想起我的学生时代,想起德国的叔本华、印度的《奥义书》和佛教经典。”刹那间,他被勾走了灵魂。

爱德华开始收藏时,显得保守。他在伦敦征购17世纪荷兰绘画。1908年,他在阿姆斯特丹买下了首尊中国雕像。之后,开始经常去卢芹斋的古董店逛荡,包括保罗·马伦在巴黎的亚洲艺术画廊。他的口头禅是:“从一流古董商手里买最好东西。因为,一旦出现疑问,或者你不喜欢,他们会立刻接受退货。”在70岁生日时,他追忆早期收藏中国艺术的冒险:“你研究中国古代王朝,向艺术史学家提问,他们所给答案各不相同。一切都在不断变化。那些汉、隋、唐、宋等朝代名字像旋涡一样旋转。对我来说,它们毫无意义。因为我可不想上历史课。我只对艺术本身入迷。我不在乎是何人何时制作了它们。”随着藏品的增长,他需要更大的住处。他们夫妇在阿姆斯特丹皇帝运河区购买了一栋豪宅,还把自己的银行搬到了里面。1922年,他一举买下了意大利裔法国汉学家拉斐尔·彼得鲁奇的收藏,其中包括400余件藏品。为此,他们在房屋一层设立了一个私人东亚艺术画廊,取名为“艺苑”。爱德华·冯·德·海特如此描述“艺苑”,认为它“不是博物馆,不是音乐厅,不是寺庙,而是三者的结合。同时还是住宅和研究室”。

同年,爱德华与哥哥得到了父亲的欧洲艺术收藏,以后还将其捐赠给伍帕塔尔市的博物馆。尽管如此,德·海特之所以与同时代人不同,还在于他对非欧洲艺术的爱好。有人曾问他,为何收藏亚洲艺术?他回答说,因为它们当时“便宜得不可思议”,在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尤其如此。爱德华在荷兰的银行生意,使他得以在奥地利、德国之类的国家征购艺术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里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他征购藏品,使用的是有黄金支持的荷兰盾,一直发行至1923年。德·海特采用了一个有意思的投资策略,他诱劝自己的朋友海因里希·蒂森-博尔奈米绍男爵购买艺术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古董商。德·海特不讨厌整批购买,比如,他从卢芹斋手里买下了一批鄂尔多斯青铜器,一种欧亚大草原游牧部落的艺术形式,1934年至1935年期间,卢芹斋曾在自己的维也纳分店展示过那批东西。

在德·海特的经营运作中,藏品图录显得极为重要。1924年,艺术史学家卡尔·维斯编辑出版了德·海特的第一本图录《艺苑藏东亚、南亚雕塑集萃》。据维斯讲,虽然德·海特结识了一些艺术史学家,但“他从不需要,也不希望得到任何专业上的建议。他更愿意大胆跟随自己的心血来潮。他具有绝对可靠的天生直觉、审美辨别力和品质感,可以有把握地信任自己的判断。在侦查寻找猎取不同寻常、甚至是冷门艺术珍品的过程中,德·海特经常证明自己几乎具备了千里眼,具有先见之明”。

在艺术收藏方面,德·海特高瞻远瞩。但是作为银行家,他却常常举步维艰。德·海特与老丈人散伙后,曾一度离开银行界。后来我们的“不倒翁”又回过神来。1924年,他又在荷兰温泉疗养胜地赞德福特,创办了另外一家私人银行。赞德福特的那家银行占用了一群建筑,包括一栋令人惊叹的别墅,拥有30个房间,由4栋较小房屋联排而成,其中有巨大全景玻璃窗,可俯瞰外面的海洋和海滩。此时,德·海特的私人客户中,包括埃德蒙·施廷内斯,他数量可观的财产来自他的父亲、企业家雨果·施廷内斯。德·海特协助他打理那些钱财。流亡中的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是赞德福特的常客。那也使德·海特男爵身陷流言蜚语之中,认为他是“独裁皇帝的银行经理”。别墅的部分区域对公众开放,包括博物馆和快餐厅。人们跟随一块不起眼的导引标志牌抵达那里:博物馆快餐厅。德·海特相信,应该让公众接触艺术。在博物馆快餐厅,客人可以“在日本魔像下饮用啤酒”,或在“南海神像前享用面包和黄油”。此时,德·海特用“艺术万象”一词,即包含所有文化的艺术,来描述自己无所不包的艺术收藏。德·海特喜欢购买房屋、艺术品和社会声誉,一直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