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痛的誓言(第4/6页)

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穆公听了由余的话,发现此人绝非常人。从穆公前面的话来看,他恐怕还是把戎狄当成蛮族来看待(其实当时的中原诸国,恐怕也觉得秦国和蛮族差不多),以为只要展现先进的文明成果,就能把他们吓坏。没想到由余却不被表面上的物质繁华所迷惑,而是直接看穿了事情的本质,这是一个智者啊!

于是穆公又问由余:“中原各国有诗书礼乐和法律制度,结果用来处理政事,还不时出现祸乱。而野蛮的戎夷连这些都没有,靠什么来治国?这岂不是更困难吗?”各位看,这不就是一个自认高等文明的人向蛮族说话的口吻吗?结果由余的回答,再度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由余笑着说:“这不正是中原各国大乱的原因吗?从上古时代,圣人黄帝创设了礼乐和法制,为了让大家愿意遵守,就必须以身作则,结果也只达到小治的局面。到了后世的君王们,一天比一天骄奢淫逸,却仍然仗恃着法律制度的权威,不断剥削逼迫臣民。臣民困苦到了极点,就会怨恨统治者的不仁不义,于是上下彼此产生怨恨,进而相互争夺厮杀,甚至最后到了非要消灭对方全族不可的地步,原因都在此啊!”

由余接着说:“可是戎夷不是这样。正因君王不懂任何机巧,所以怀着淳朴的仁德来对待臣民。因为臣民也不懂任何机巧,所以怀着忠信来侍奉君王。管理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管理自己的身体一样自然,无须明白道理就能大治,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治!”

由余说的这段话,和记载这段话的太史公,都被后世许多儒家学者严厉批评。因为它所传达的思想更近于道家,和儒家的主张背道而驰。也有现代学者根据这段话,主张太史公其实更倾向道家。

在这里,我不准备讨论太史公究竟倾向哪一家,这个问题已经吵了两千多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完的。何况分类只是为了后人的研究方便,任何人都有他独特的思想,不是某个思想宗派的奴隶,不应该就此认为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简单地归为某一类。

由余这段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其实他只是点出一个最根本的道理,无论法律有多么齐全繁多,制度有多么冠冕堂皇,只要主政者没有德,什么都是假的。如果不能从良知出发,所谓的法度,只不过就是懂法律的人欺骗不懂法律的人,决定制度的人去剥削不能决定制度的人罢了。其实法度只是一种工具,而且永远都有漏洞,其结果好坏往往要看使用它的人是谁。《易经》说“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正是这个道理。

由余说的这段话,让穆公听了十分害怕,因为敌国中竟然有这样的人才!

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

穆公只好问他的臣子内史廖:“我听说过‘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由余如此贤能,必将成秦国之大害,该怎么办?”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国家的兴亡往往决定于人才,能知人用人者兴,不能知人用人者亡,历史上已有无数的例子。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其中可能有无数的原因,但中国人看事情有着独特的角度。曹操的两大军师荀彧和郭嘉,原本投奔的都是袁绍,袁绍却根本留不住人才。最后两人转投曹操,帮助他以弱胜强,反过来打败了强大的袁绍。

项羽为何会败给刘邦?张良也曾经跟随在项羽身边,但项羽既不能用张良,又不能杀张良,最后还把他拱手让给敌人去用。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项羽绝不能成就大业。

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现在你的敌国拥有由余这样的人才,你该怎么办?

杀了他?这真是最蠢的做法。不要忘了,由余不是个普通人,他是代表戎王前来访问的使者。如果杀了他,接下来就会是两国的大战,不论是胜还是负,强敌环伺的秦国绝对不会有好结果。那么内史廖建议秦穆公的办法,会是什么呢?

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