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时代的弃儿

刘备却拖泥带水。

刘备总是这样,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拖泥带水。这一次,他的拖法是带上樊城老百姓一起长征,大家生死相随往襄阳走。

诸葛亮倒吸一口冷气,觉得刘备这个人真是匪夷所思:自己都朝不保夕了,还拖上大家一起朝不保夕。这样的人不是狠人,就是佛。

诸葛亮自然不相信刘备是个狠人,应该算是佛,人间的佛,活佛。可诸葛亮以为,做人间的活佛其实很累,因为那只意味着一件事——牺牲。

刘备却愿意牺牲。刘备是个有牺牲情结的人。就像有些人只能在意淫中达到高潮一样,刘备是个活在“牺牲想象”中才有快感的人儿。他着实与众不同。

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他对刘备说:“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诸葛亮希望,留下的人越多越好。多留一个人对刘备而言就多一份轻松,也就多一份生机。

却没人愿意留下。两县百姓全都想走,他们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场面令人动容。这是一个人的号召力,也是佛与人的大不同。诸葛亮看见老百姓们扶老携幼,号泣而行。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和震撼。

刘备也被震撼了。却是羞愧的震撼。因为刘备认为,两岸哭声不绝,老百姓之所以要滚滚渡河,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错全在他一人——他没有能力保护他们。所谓荼毒众生,这是刘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合情合理的举动:准备投江而死。刘备的投江之举动作坚决,表情真挚,很具感染人的力量,看得两县百姓目瞪口呆,心为之去。

好在——未遂。刘备的左右拉住了他,坚决遏止了刘备轻生的企图。刘备这才哭着勉强上路,挈妇将雏,浩荡前行,直往襄阳而去。

襄阳果然是刘琮的襄阳,而不是刘备的襄阳。

因为刘琮拒绝开门。尽管刘备在襄阳东门前反复向刘琮表白,自己只想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刘琮不为所动。刘琮以为,漂亮的言辞往往隐藏着险恶用心,越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背后,动机越是龌龊不堪。所以他的城门,不能为此类人而开。

有一个人却愿意为刘备开门。魏延。

魏延是襄阳守将,一向同情革命,见不得百姓受苦。他在城楼上看见刘备屁股后面跟着军民十来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大家全指望着他闯一条生路出来,觉得这个人真是不容易,快扛不住了。魏延当下就轮刀砍死守门的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招呼刘备快快进城。

刘备没有进去。刘备突然觉得,这样进城不够文明,很有占领的意思。他希望刘琮光明正大地向他发出邀请,他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去。

刘琮没有向他发出邀请,而是用阴沉的眼光看着他,看着这个他称之为叔父的人,一言不发。与此同时,忠于刘琮的另一襄阳守将文聘飞马引军而出,枪挑魏延,上演了一出武斗。

刘备只得离开。事实上这两个人谁打赢都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襄阳内讧了,刘琮不欢迎他,这样的发现让刘备伤感。他转而来到城外刘表墓前,向后者哭诉自己的委屈与压抑,表达了类似于“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走不下去”的迷惘与忧伤。

跟着他的十来万军民齐声痛哭,哭声里同样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不自信。曹操的大部队却如影随形。按照诸葛亮的提议,刘备决定往江陵撤,以避锋芒。

但是,这样的撤退是危险的。因为一路跟随的老百姓太多,刘备的人马每天只能走十几里地,曹军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他们将很快被追击,乃至被围奸。

诸葛亮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但他无计可施。

不错,他是这样时代一等一的军师,可刘备也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活佛。任何人间的计谋在活佛面前都是失灵的,诸葛亮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不做无用功,再一次抱持尽人事、知天命的消极人生观,静观命运如何在他身上图穷匕现。

刘备的部下们却不信这个邪。他们从纯军事的角度出发建议刘备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刘备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刘备以为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负荷而行,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个人只有在两种状态下是没有包袱的:刚出生时;与世长辞后。所谓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

所以刘备语重心长、泪如雨下地对他的部下们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很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便负荷前行,做人世间最沉重的那一个人。十万百姓闻知此事又是一片哭声,觉得道路虽然是曲折的,可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有刘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