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生真是机锋处处(第5/5页)

这是一个人的生死抉择。也是另一个人的生死抉择。袁谭。

袁谭决定不降曹了。他要江湖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和袁尚一起抗曹。接下来的形势是,袁谭屯兵城中,袁尚屯兵城外,成为掎角之势,使黎阳城看上去很固若金汤。

很固若金汤的黎阳城,破了。这是建安八年春二月的事情,曹操用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告诉袁家兄弟,世上没有固若金汤的城池,只要敢于进攻。善于进攻。

接下来的战事发生在冀州,曹操的部队连日攻打,袁谭和袁尚则缩在里头“打死我也不出来”,这样的时刻,他们开始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患难与共了。

在这个世界上,患难与共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因为它没有缝隙,是合力而不是阻力。曹操在袁家兄弟的患难与共面前无可奈何了,战事处于僵持状态。

郭嘉决定站出来打破僵持。郭嘉认为,袁绍这个人虽然死翘翘了,可他废长立幼,导致兄弟之间权力相拼,各自树党,这样的状态是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我们来说,目前是不攻比攻好。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咱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让他们自相残杀。杀得差不多了咱再回来收拾残局,人世间最美妙的事莫过于此。

在曹操看来,郭嘉这样的人才通古今之变,深刻地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可以准确预见事物发展方向的。相信他,就是相信一种可能性,相信明天会更好。他暂时遏制了多疑症的发作,决定依计而行,领大军向荆州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