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春华山之役(第5/8页)

原来,激战中,李天霞被迫缩短第51师两翼的阵地,向中央收缩兵力;余程万第57师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的话,两个师之间就出现一个大豁口,第6师团一个特别攻击队由此突入,转到身后袭击了王耀武的直属队和军部。

在日军袭击下,警卫第74军军部的特务营被打散,最后只剩下王的卫士排了。

打到最后,卫士排除排长外,全部战死。排长为掩护王耀武而被俘。日军冲过来后,发现多处受伤的排长抱着机枪,孤身伏在土坑里动弹不得,而他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其实,王耀武就在十几米外的有密草遮蔽的沟壑里。

王耀武听到传来中国人的声音:“你们军长在哪里?”

日军有备而来,带着翻译。

排长破口大骂。

翻译继续问:“你们军长在哪里?说出来,他们就会释放你。”

排长仍怒骂,说:“74军没孬种,你们抓不到王军长,他早就脱险了,明天继续带着兄弟们打你们这些狗娘养的!”

王耀武随即听到斩首声。他一闭眼,心如刀绞。

王耀武精明不假,但本色里终有山东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淳厚。

王耀武治军有过人之处。他爱兵,没架子,能蹲在地上跟最基层的士兵聊天,但在军纪方面又非常严,恩威并施,深得军心。

牺牲的卫士排长是王耀武的山东老乡,从淞沪抗战时就跟着他,南昌会战后被提拔为排长。当时王问他有什么想说的,排长说:“可荣耀了,保卫大家的军长。”

王耀武说:“在我身边,没事是没事,遇到事,就是生死的事。”

排长说:“当兵可不就是生死的事!”

驰援湖南前,在赣西北驻地,有一天,排长问王耀武这仗还得打多少年。

王耀武说:“十年?八年?说不好,咱们不去想这些,只好好打仗就行,仗打得越好,时间就越短。”

现在,排长为了保护他的军长,牺牲在鬼子的刀下,近在咫尺的王耀武没法不难受。

这一仗,王耀武觉得有点见鬼。对薛岳摆放第74军这件事,王有没有意见?不能说没有,但没廖龄奇大。至于是把部队拉到捞刀河南岸还是浏阳河南岸,王耀武觉得本质上区别不大。

会战讲的是合力,只有几方都不掉链子,才会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假如把部队拉到更远的浏阳河南岸,看上去当然更安全。不过,湘北其他部队打到这个时候是否还有反攻能力,别的援军是否能准时到达攻击位置?如果都不能保证,那么外线作战的好处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际中仍存在被日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此时,叫王耀武耿耿于怀的,仅仅是在薛岳的一再催促下,当时自己好像也昏了头脑,光顾着埋头往前开拔了,既没向侧翼放出警戒部队,又大意到没联系友军,以为捞刀河谷有萧之楚的部队,不成想该军早已被击溃。

王耀武胡思乱想时,那队日军已冲向一侧的山林,开始进行地毯式搜索。

王耀武终归是聪明的,当时部下叫他躲进旁边的林子,王观察那林子不大,进去后一旦被包围还真就出不去了,于是就地藏在了附近的沟壑。现在,日军果然去搜索那片林子了,王耀武调过头来朝相反的浏阳方向跑去,老王逃过一劫!

这是抗战期间王耀武最危险的一次遭遇,超过南京突围夜。

突围令下达后,最先脱离战场的是李天霞第51师。他指挥部队向东南转移,没走多长时间,在黑夜中与一支日军遭遇,贴身的特务连和通讯连完全被打散了。

前面讲到的黄幼衡参谋孤身背着公文,拎着把手枪,躲上一座无名小山的山头。很快山下的村子就挤满日军,而且能听到说话声。

天蒙蒙亮时,黄参谋辨别了方向,悄悄下山向南跑,跑出十多里地后,烧掉身上的公文,又走了十来里路,以为安全了,没想到迎面又遭遇一小队日军。转瞬间,两个鬼子拎着上着刺刀的步枪就冲了过来。

黄参谋慌忙爬上一处陡坡。

两个鬼子随之跟进,刺刀扎过来,黄参谋一骨碌,滚到反面的坡下,正是浏阳河岸边,随即跳入河中。

黄参谋辗转来到浏阳,遇到正在那里收容部队的副师长周志道。

李天霞随后也到了。没多久,第51师其他部队也都过来了。这在军中以滑头好色著称的老李,辉煌时,在上高,攻能攻得上去;现在,困顿时,退也能用最快的时间退出来。不过,该师所辖卢醒第153团损失严重。

9月28日凌晨,第6师团友成联队的前锋鹰林宇一大队在快行进到浏阳西北的洞阳时,在一个村口发现两名中国哨兵。

鹰林派人摸过去,刺杀哨兵后,包围了村子。

按鹰林判断,村里顶多有上百中国士兵。实际上,里面驻的是卢醒第153团的两个营(另一个营由卢醒控制已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