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傅作义的奔袭(1939年12月~1940年3月) 黑虎掏心(第2/5页)

机不可失!

安春山立即下令,从西门攻城。

从安春山打响第一枪,到控制整个城垣,用了不到半小时。

听上去简单,实际上双方做了残酷奋战。

塞北的战斗异于江南,12月下旬包头的气温快到零下四十度了。严寒中,第35军士兵前仆后继,勇夺城头。

小个子安春山,伫立在塞北的大风中,对身后的士兵说:“包头城里的日军,一个也别给我放过!”

这一年安春山30岁出头,早年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的他,是第35军一线部队长中的首席猛将。“长城抗战”时,安春山就跟日军交过手,当时是在北平附近的怀柔;全面抗战爆发前,又在百灵庙、红格尔图与敌血拼;抗战开始后,跟随傅作义转战山西、绥远,无役不与。

安春山打仗,每次都身先士卒。

有一次,傅作义对安春山说:“春山啊,打仗不怕死是好的。身先士卒,本来就是对各级部队长的要求嘛。但是,如果每次你都冲在最前头,我还是担心。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办?我不想失去你这个团长。”

安春山答:“军长!被打死的都是怕死的,人要是不怕死,子弹都躲得远远的。冲锋时,在后面拎着手枪指挥弟兄们往前冲,这事我做不来。而且,跟鬼子打了这么多仗,我都注意到,鬼子冲锋时,举着战刀的中队长也跑在最前面。在精气神上,我们要是还不如鬼子,这仗就没法打了。如果我真有一天战死了,肯定会有更好的人来接替春山。要想最后打胜,除了部队长、士兵一个接替一个,还有什么好办法?”

包头西门驻扎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在短兵接战中,被安春山率军全部扑杀。

小岛返回包头时,安春山的士兵已打开各城门,于霖瑞那个团随即冲入城中;另一个方向,刘景新的团也杀进来。于团跟安团搜索城垣四周残存的日军,刘团则直攻日军骑兵集团的司令部。各部步步为营,一条街巷一条街巷地跟日军争夺;日军节节后退,他们先迎头被砸了一闷棍,随后乱棒齐下,确实有点找不着北了。

进入12月20日夜,包头枪声更加密集,巷战进入高潮。

城外的傅作义于战斗最激烈时,在昆都仑河附近的村外高地观战。他先是来到黄草洼孙兰峰师部督战,随后又往前推,离包头城已不到两百米。在这个草原之夜,漫天繁星下,傅作义挥舞着拳头,高声大喊:“胜利万岁!中国万岁!”

城里日军最高指挥官小岛冻得瑟瑟发抖,像一只小鸟。他现在已经知道:傅作义的部队都来了。

固阳、安北的两个骑兵联队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是否可以顺利冲破中国军队必定设置的拦截线?小岛想来想去,又想起张家口的顶头上司冈部直三郎,但仍碍于面子,没把事态的进一步变化及时上报。

不靠谱的人身边一定有个靠谱的人。

当时,冈部直三郎放下电话后,他就觉得不对。电话里,小岛那个参谋说,他们只是受到中国便衣队袭击。便衣队袭击包头?仅仅是一支便衣队吗?有没有大规模的部队跟进?冈部叫来自己参谋长,命他马上派两个步兵大队前往包头。

冈部眼前的参谋长生得浓眉大眼,放在今天也算日剧中的一个明星了。遗憾的是,他不是在日剧中,而是在日军中。这个胸前挂着参谋绶带的鬼子,正是中日开战之夜跟武藤章彻夜兴奋的田中新一。

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武藤章和陆军省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田中已做了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直接策划了陆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作战。只是后来,他动手打了东条英机的人(时任军务局长佐藤贤了),被发配到前线,做了王牌第18师团长(后来出任缅甸方面军参谋长)。战争快结束时,田中因飞机失事,从天上掉了下来,神奇的是居然没摔死。多年后,他以一部揭秘太平洋战争的《大战突入的真相》而成为日本畅销书作家……

田中的经历也够奇葩的了。

田中是1939年初出任驻蒙军参谋长的。

田中和武藤在军中都以不老实著称,前者更喜欢越级行事。别着急,很快他就会跟司令官冈部有一次冲突。

却说田中领命后,派了两个大队的士兵乘卡车驰援包头。

那两个骑兵联队呢?小岛吉藏不是向他们发出求援电了吗?从固阳方向回援的骑兵第13联队,在联队长小原一明的率领下已出动;从安北方向赶来的骑兵第14联队,在联队长小林一男的带领下也已上路。

一时间,大草原上,鬼子骑兵奔腾。

但是,想回援就能回援吗?傅作义有那么好对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