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程砚秋往事(第20/20页)
一个来自北京的作家,一部讲述往事的作品,出乎意料地在香港如此受到读者拥戴。章诒和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历史的真实和沉重,集体记忆并不如烟。
「喜欢香港的自由」
酷暑骄阳,章诒和与来自南京的作家苏童,一起考察了湾仔旧区。旧楼,寺庙,街市,窄道。90年楼龄的石水渠道蓝屋是香港湾仔旧区地标。在蓝屋,她见到木楼梯,便蹭蹭上楼梯席地而坐,兴奋地拍照。她说,找回了童年的感觉,当年她就是穿着木屐上下楼梯的。
谈到香港,章诒和说:“我很喜欢香港这座城市,主要觉得生活在香港很自由,这是一座城市很重要的部分。一座城市不在乎有多少立交桥,也不在乎有多少高楼和大厦。香港能让人自由,不仅是我们这一代,而且上一代,父辈这一代。自由是香港的一个传统。1947年的时候,数百名文化精英都来到香港,她能吸纳各种人,吸纳持不同政见的人,持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香港都能接纳。”
「心跳两百进了三家医院」
五天的活动令她有点劳累,她在香港终于病倒了,半夜被急送就近的铜锣湾圣保禄医院,再转公立律敦治医院。在救护车上,经测检,章诒和心跳210下,血压极低,血含氧量极低。急救人员摇头:“不可思议,她怎么受得了,命很硬。”章诒和却对记者说:“我能扛,别担心。这么大岁数了。这是10年监狱磨难留下的病。”
翌日傍晚,她坚持如期坐飞机返回北京。机组人员特别让她平躺在最前面一排座椅上。当晚她被送进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天中午,她给记者电话报平安:“我没事。别告诉香港的朋友们,免得他们担心。”不到20小时,她竟然进了香港和北京的三家医院。
「◆章诒和小档案」
章诒和1942年9月6日生于重庆,安徽桐城(今枞阳)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1954年起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60年起就读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文学系,1963年起就职于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
1968至1978年,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1978至1979年,获平反、无罪释放,恢复名誉,后在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室工作。1979年起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今,退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