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新经济政策的阻力和终结(第6/10页)

政府职能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转变。所有的经济措施基本上都是政府行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始终没有能够实现从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上来。除了领导人观念没有转变之外,给予新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也太短。而拒绝市场经济的社会必然成为一个封闭的与世界经济发展拉大距离的社会。

经济体制的改革缺乏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应当是公平民主的自由竞争的经济,这需要有政治体制的保障,要求苏维埃政权在政治上有相应的立法保障。但是,苏联没有因新经济政策而出现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相反地,正因为经济上允许资本主义而在政治上加强了控制。列宁逝世后经过不断的党内斗争,权力向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集中,逐步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或者说极权体制。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新经济政策的命运。

随着新经济政策下经济的发展,自然会提出“政治上的”新经济政策问题,缓和专政的问题,然而政治领域出现的是加紧控制的进程。

一个是禁止其他政党。1922年举行对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接着,开展反社会革命党人的运动,把原社会革命党人清除出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一部分移交革命法庭,另一些流放。1923年6月4日俄共向党的省委和区委下达由莫洛托夫签署的中央委员会“关于同孟什维克斗争的措施”的通告,规定一律解雇在工会、消费合作社、托拉斯、工业企业、保险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交通人民委员部、邮电人民委员部、国内商业人民委员部、劳动人民委员部和外交人民委员部工作的孟什维克。[140]在军事共产主义时期,这些政党对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措施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历史表明它们的某些意见是正确的,后来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同它们的思路大体一致。这是一种党外的监督力量,但被排除出政治之外。

与此同时,共产党内部取消党内民主,禁止各种派别甚至异议。然而,党内少数领导人却悄悄建立不合法的“三驾马车”、“七人小组”,夺取并控制党政大权,取消政治、经济领域的民主,逐渐形成少数人甚至个人的“一言堂”。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后,经济活动的自由没有补充以政治自由。民主化进程既没有扩大到经济领域,更没有扩大到社会政治生活,没有导致公民社会的产生,成为一个缺乏政治监督的社会,无法无天的社会。

新经济政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政策,但是它运行不到10年就中途夭折了。1929年12月27日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者土地问题专家代表会议上宣称:“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141]几个月之后,斯大林对“见鬼去吧”作出明确的解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142]

这时候斯大林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建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了,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措施、国家计划来维持这种联系,实际上又回到通过计划调拨进行实物交换的“军事共产主义”时代。

新经济政策终于被斯大林打发去“见鬼”了。


[1] 埃·鲍·根基娜:《列宁的国务活动(1921~1923)》,梅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 Дмитренко В.П. (отв. ред.)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ХХ век,Москва:АСТ,1996;Соколов А.К. Курс советской истории.1917-1940. Москва: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99;Ратьковский И. С.,Ходяков М.В. История совт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2001;Мунчаев Ш.М.,Устинов В.М.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Москва:НОРМА,2002;Пихоя Р.Г.(общ. ред.)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Учеблик. Москва:РАГС,2005.

[3] Никаноров Е.Б. и Разумов А.Я. (сост.)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 1988. Л.,:Лениздат,1989;Никаноров Е.Б. и Разумов А.Я. (сост.)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 1989. Л.:Лениздат,1990;Лельчук В.С.(ред.) Историки порят.Тринадцать бесед. Москва:Политиздат. 1988;ИскендероваА.А.(общ. ред.)Открывая новые страницы... Москва:Политиздат,1989;Иванов В.А. Переписка на 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темы. Диалог ведет читатель. Москва:Политиздат,1989;Журавлева В.В.(ред.)Трудные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Пойски. Размышления. Новый взгляд на события и факты. Москва:Политиздат,1991;Шишкин В.И.(отв. ред.)Советская история. Проблемы и уроки. Новосибирск:Наука,1992;Ратьковский И. С.,Ходяков М.В. История совт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 Лан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