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第10/16页)
后来历任美国政府也是萧规曹随,延续了这套被称为“货币主义”的政策,即便后来美联储不断降息,但是美国的基准利率始终比经济增长高一些,这样买债券就比投资任何东西都合算,美国就可以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收回花掉的美元,继续印纸片换物资,保持周转下去。美国因此迎来了最大的繁荣和冷战胜利。
冷战结束二十年之后的今天,美元依然是全世界通用的货币,美国国债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投资方式,卢布在俄罗斯国内贸易中,使用的比率不足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冷战胜负的本质,因为这场胜利,里根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从历史进程的另一面看,里根确实“伟大”,因为印钱比造东西赚钱容易,他这套办法为美国找到了一条印钱之路,实际上加速了美国工业空心化,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一大笔流动资金。里根卸任之后,他的铁杆拥护者提议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拉什莫尔山——也就是俗称的“总统山”上再刻上一个里根头像,不过这项动议并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也许再过几年美国经济崩溃了,我们应该把这山头买下来,把里根刻上去,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对时间确实是怀有独特的敬意的——所谓“有仇必报有债必还”就是。
“币缘战争”:枪杆子里出美元
货币和金融这种词说起来既热闹,又玄乎,其实只不过是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就像我们说谁的气色好只是身体健康的表象。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物质生产,美国无力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黄金帝国”也是表象,本质是美国的工业对日本、德国、西欧乃至新兴工业化国家逐渐丧失了竞争力。比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产了全世界90%的收音机,20世纪60年代几乎都被日本抢去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产了全世界90%的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又都被日本人抢去了。“二战”之后,全世界都开美国吉普,到了越战的时候美国老百姓开大众甲壳虫,美军自己都开租来的丰田陆地巡洋舰。
与此同时美国武器对中国、苏联这些对手也丧失了威慑力。前面说到美国人在越南损失了7000多架飞机,其中有3000多架是被我们援越的高炮部队打下来的,援越部队损失只有1400人,这和抗美援朝时期美国空军对志愿军阵地动辄投下几万、几十万发炸弹,而我们只能从美国哑弹里拆出炸药来挖防空洞相比,双方的技术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美国的工业优势越来越小,美国人也得改变策略,寓言故事里说得好,如果不能跑得比老虎快,跑得比同伴快也行。“比优”不成,美国还有一个“比烂”的选项,只要别人比自己更烂,自己依然是胜利者。美国也许不能既有黄金又有工业,不过只要美元相对其他货币更稳定,那么美元依然是最可靠的国际结算货币,按前面说过的,美国就依然可以坐享铸币税。可见,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让别人的货币更“烂”?
美国做到这一点的方式非常直接——上暴力。美国有两个大洋当护城河,大部分作战力量可以不驻扎本土。依靠“二战”胜利者的身份,再加上对抗苏联威胁的理由,美国在德国、日本、英国等工业国驻扎重兵。这些军队就是美国操纵金融的本钱。
20世纪80年代,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从美国换成了日本。换个角度说,只要拥有日元,就可以像拥有美元那样得到最充足的工业品供应。这很容易导致日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美元变成国际硬通货,这个时候日本也确实在四处发放日元贷款。
美国的对策是用政治谈判来改变汇率。1985年,美国把日本人拎到纽约广场饭店开会,逼迫日元升值。日本人事后大叫这是美国人的阴谋,要打击日本人的出口,压缩日本人的美元资产,陷日本人于金融陷阱云云。
其实呢,就事论事,日元升值对日本带来的好处也不小。但从长远来看,这点好处坏处都不重要,美国人只是向世界宣告:一个由美国驻军保卫的国家,是没有资格谈论独立金融政策的。日本固然可以发行以工业品为后盾的纸币,美国却可以决定纸币的实际价值。日元汇率奉旨坐了一趟过山车以后,借过日元贷款的国家也都损失不轻,日元从此也就伤不起了。
类似地,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德国和整个欧洲都依赖于美国驻军保卫。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如今的欧债危机,也都能隐隐看出来一些政治化金融操作的味道。
世界上有美国驻军的国家毕竟是少数,还有许多国家美国没法直接下手,比如说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国家也可能囤积大批美元。如果美国逼人太甚,对方完全可能撕破脸,用大抛售、大挤兑来砸金融盘子,让美元狂跌成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