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邯郸之围(第10/13页)
只见白起右臂一挥,剑刃滑过喉咙,一股鲜血喷洒大地,黑暗拥抱了他的双眼。一代战神从此谢幕。
将军走了,相国还会远么?
最后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白起同志生前的主要业绩。
白起大事记: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还是左庶长的白起,领兵攻打韩的新城。次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六十一城。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白起受封为武安君,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四十七年,白起诱使赵括出战,并利用地形和工事将其围困,赵军缺粮,突围时主帅被杀,其余全部投降,白起坑杀赵卒20多万。由于范雎的排挤,白起没有实现攻破邯郸,灭亡赵国的目的。之后,白起一直无视秦军在邯郸城下的屡屡受挫,称病不起。公元前258年,秦昭王失去耐心,在范雎的撺掇下,命白起自杀。
白起的军事学成就:
白起的军事艺术既是继承传统兵法的结果,也是适应新形势的产物。他以自己鲜明的特色独步于将林,每次战役都深深地打上了他自己的标签。除了能够游刃有余的利用传统兵家的战略战术之外,白起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式。他一改春秋时期以攻城略地为主要目的的旧观念,开展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旨运动战。这种军事思想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范雎在政治的高度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秦国的军事政策有必要做此种改变,但没有白起,这种改变不可能如此彻底和完美。
白起还是歼灭战的高手。这也是一项伟大的革新,春秋时代的战争受周礼的影响,保持着一种含情脉脉的fairplay精神,击溃即可,很少造成大量伤亡。就连《孙子兵法》里都说穷寇勿追。白起突破了前人的束缚,大搞歼灭战,他喜欢在运动战中将敌军分割,瓦解,包围,最后实施歼灭。他的敌人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没有反包围的意识,或者即便有意识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所以白起的每次战役都是以完美的歼灭战划上句号。
白起还是一名工事建筑大师,他不但能驱赶士兵打仗还善于构筑各种防御攻势。他经常做的是将敌人引到一特定区域,然后把士兵变成民工,迅速构筑防御工事,等敌军反应过来,四面已经是铜墙铁壁。长平之战是这种战术的一次大规模应用。孙子不知工事的妙用才会提出没有十倍于敌军的兵力不要试图包围敌军的观点。其实这种战术并不神秘,熟悉星际争霸(starcraft)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种叫炮塔战术,就是派老农偷偷地到敌军的交通要道上修筑大量炮塔,再辅以少数机动兵力,就能有效的杀伤敌军。古罗马的凯撒也是修筑工事的好手,在许多次著名的战役中,凯撒就是靠抢修大量工事将敌人围死,困死。而且经常是以少围多,凯撒在他的《高卢战记》,《内战记》中详细的描写了构筑工事的细节。中国人重视谋略而轻视技术,数以历史上的军事记载多关注于战略战术,而在军事技术上留墨不多,所以我们无从得知白起在长平构筑了什么样的工事,使得赵军以接近1比1的比例都无法实现突围。
【6、出来混,迟早要还】
秦昭王逼死白起之后,又打起精神,重新布置作战计划。郑安平与王龁依旧率领秦军在邯郸附近与诸侯联军作战,秦昭王又在汾城(即临汾,今山西侯马西北)设立军事基地,支援前线作战。正在缺人之际,范雎又向秦昭王推荐知交王稽为汾城的军事长官。战场形势并没有因为秦国的调整发生改变,赵、楚、魏三家联军协同作战屡次将秦军杀得打败,久历战阵的王龁尚能顾命,郑安平就招架不住了。在一次作战中郑安平被联军包围,见突围无望,便连同2万秦军缴械投降。
郑安平的投降搞得范雎很紧张、秦国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如果作奸犯科,所推荐的人与之同罪。秦国对投敌叛国的处罚是灭三族,因此范雎也要被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