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邯郸之围(第9/13页)
这时,景阳率领的楚军与信陵君率领的魏军也相继赶到,三家军队里应外合,将秦军杀得大败。王龁不服,整顿部队,与三家军队数次接战,结果次次败北,秦军损失很大。消息传到咸阳,白起心中泛起一阵苦涩的得意,不禁道:“怎么样?当初不听我的,现在吃亏了吧。”秦昭王在窝火的时候听到此言,勃然大怒,跑到白起府上对白起道:“你不是说我们不行么,那你来领兵怎么样?”白起道:“现在不但你们不行,我也不行,再说我现在病得厉害,实在无法领兵打仗。”
最后秦昭王向白起摊牌了,道:“你到底出战不出战?”白起依然拒绝,秦昭王拂袖而去。之后,范雎又象征性地请了一次白起,白起照样拒绝。因为在这之前,白起已经表态,我爱我王,但我更爱专业,宁可脑袋搬家,也不愿做辱军之将。
白起很快就为他的固执付出了代价,秦昭王一道命令下来,白起身上的所有官职和爵位都化为乌有。白起又成了一名大头兵。四十年前,白起就是从这个岗位,踩着敌人的脑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从左庶长,到左更,再到大良造,后来又官拜国尉,封为武安君,一路走来白起一番风顺,但又让人心服口服,外带佩服。白起几乎实现了一个职业军人的所有梦想。在另外的领域乔丹的情形大概能与之相提并论,乔丹的职业生涯几乎囊括了nba中所有荣誉,nba总冠军,奥运会冠军,常规赛mvp,季后赛mvp,明星赛mvp,得分王,扣篮王,新人王,最佳防守队员。
秦昭王虽然能够夺去白起的所有官爵,让白起返回到平民老百姓的最初状态,但是有一件东西,秦昭王却无法剥夺——英名。白起的英名是他用一次次的胜仗,165万颗敌军首级打造而成,版权归且只归他所有,无能能够剥夺,就像无人能够施与一样。
秦昭王剥夺了白起的官爵还嫌不够,还要让他搬出首都,迁往遥远荒凉的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此时白起卧病在床,常年的军事生活摧垮了他的身体,很难承受长途颠簸,行程被一再延误。
在以后的三个月,秦昭王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东方战场,秦军的前线形势依旧让不容乐观,在赵,魏,楚,三家军队的联合进攻下,秦军屡吃败仗,节节败退,前线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往咸阳,搞得秦昭王、范雎焦头烂额。一旦遇到危机,秦昭王本能地想起了白起,很久以来,想到白起就相当于想到答案,因为每次白起出马,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是自从邯郸之战开打以来,这个答案却拒绝提供帮助。秦昭王想起白起躺在病床上,嘲笑自己的眼神和口中说出的挖苦的话语,就会感到很受伤。闻之白起还停留在咸阳养病,秦昭王勒令白起迅速离开咸阳,不得以任何接口推托延迟。
白起只得拖着行将朽腐的身躯踏上北上之路。回头看看秦国的伟大首都,白起脸上写满了不服不忿。今日秦国的强大与白起的东征西讨分不开的,白起几乎将秦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然而在秦国的首都,白起却连永久居住权都没有,风烛残年还要拖着有病之躯到苦寒之地。白起也曾是一名咆哮战场,叱诧风云的大将军,遭遇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职业军人白起不懂“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的人生哲学,而深通此道的范雎将会告诉白起后果是什么。
很快就有人将白起离城时的不满表现报告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召集范雎等大臣商议如何处置白起,范雎道:“一个内心不平衡的白起对秦国的利益不是一件好事。”群臣也纷纷附和。秦昭王打定了主意。于是一名使者快马加鞭去追赶白起车队。在离咸阳不远的高邮,使者追上了白起,转达了秦昭王的亲切问候,并送上了一件很有份量的礼物,——剑!多么熟悉的剑啊。中间厚,两边薄,可砍头,可跺脚。秦军就是挥舞着这种金属制品为白起打开上升之门,六国将士就是在它的作用力下身首异处,人头滚滚。那些死在战场的敌军士兵,白起倒没有什么不良感觉,因为两军对垒,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长平20万赵军俘虏的死却让白起难以释怀。不用人道主义精神谴责,仅从热爱专业的角度讲,这也算白起生命中的一大污点。杀害俘虏,荼毒人民不是一个真正军人的作为。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秉承骑士道精神的光荣传统,很有一点fairplay的味道,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很少有杀害俘虏,荼毒人民的现象发生。至于那些骇人听闻的惨案多是党卫队的杰作。
白起不但杀害战俘,而且采用了卑劣的坑杀。自责和内疚让白起的良心无法安宁,渐渐心生死念。白起端起了使者呈上的剑,不是受秦昭王逼迫,而且发自内心地白起想要了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