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宗李治:如何征服男人(第5/8页)
每个男人的习性与特长各不相同,有的适合唱歌,有的适合运动,有的适合读书,有的适合人际交往。每个人必须要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才有可能在这个社会上胜出。然而男人一旦成了家,女人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控制冲动,强迫丈夫去做自己所要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旦与男人的优势背道而驰,这个男人就算是彻底完蛋了。
然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就称为聪明。而这世上拥有智慧的人总是少数,所以成功的男人,就更是稀少。
普通女人不了解丈夫,也捅不出大娄子来,最多不过是一个家庭陷入失败的人生,不妨碍这个世界之分毫。可是王氏不同,她是皇后,却不了解自己的丈夫,这就意味着这个女人行将到来的悲剧。
那么高宗李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呢?
想想吧,他承袭了李世民那变异的血统,对人性与人类正常的情感有隔膜。他的兴奋点着落于人类血统的禁忌之上——一句话,明媒正娶的妻子王氏挑动不起他的兴趣,只有颠倒人伦血统的孽恋,才能够让他兴奋。
王氏不知道这一点,倒也罢了,偏偏武媚娘对此洞若观火。
因此,未来的历史已经注定。
6.男人更需要征服
武媚娘入了宫,情势立即倒转。
萧淑妃甚至连口气都没有喘上来,就已经出局,紧接着是惊诧万分的王皇后,而在这场床榻争逐战中,王皇后明显居于劣势,因为高宗李治对武媚娘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迷恋。
说过了,武媚娘知道李治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她赢了。
可李治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被征服——这实际上是一个期待着被女人征服的男人,无论是在床榻上,还是下了床之后,他都期待着有人来征服他。
他明明是个男人吗,怎么会期待着被女人征服?
实际上,在李治的灵魂深处,是谁征服他并不重要,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征服者,一个替代他来承担责任,替他思考的人。
让我们来替李治想想,他早晨还没有睁开眼睛,太监就在身边嗷嗷怪叫:皇帝,起床了,该上早朝了……昏头涨脑爬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迷迷糊糊走到龙椅前,还没等坐下来,就听大臣们依次上前:启奏陛下,两河发大水,闹洪灾,淹死饥民无数,该咋整啊?另一个大臣上奏,陛下,两湖大旱,闹旱灾,旱死饥民无数,该咋整啊——你说这个破老天,这个地方旱,那个地方涝,你就不能把雨水匀一匀吗?
还有更生猛的,有官员出列上奏:陛下啊,咱们发给两河的赈灾粮,都被皇亲给贪污了,咋整啊?
这还没闹清楚该咋整,那边又来坏消息:陛下啊,发给两湖的赈灾粮,都让国戚给搬家去了,现在老百姓正在大闹群体事件,揭竿而起,杀人放火啊……还有还有,皇上,边关也在告急,军粮都让各级官员贪污了,关外的突厥铁骑已经冲进来了……
总而言之,皇帝这差使,实际上并不好干——事实上,人类历史上适合做皇帝的人,基本上来说并不存在。
中国历史上,昏君车载斗量,明君屈指可数,原因就在于这皇帝真的不好干,许多不称职的人就是被这种压力搞到精神崩溃,索性什么也不管了。中国人都有一个皇帝梦——但没有谁想到过皇帝的压力是如此之大,如果想到了这一点,中国人也就不会再做皇帝梦了。
不要说做皇帝,事实上,在这世界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人,甚至连自己的人生责任都无力承担——所谓人生责任,不过有三:一是要让自己有出息,二是要让家人过得幸福,三是要让朋友引你为自豪——来看看这个标准,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的?
许多人正是因为无力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所以才想入非非要当皇帝。他以为,当了皇帝之后,就不用发愁自己的人生责任了。没那好事,就算是你当了皇帝,也必须要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除此之外,你还得把天下挑在肩上——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负担不动,又拿什么来负担天下?
渴望当皇帝,却又无力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人生责任——这就是唐高宗李治真实的心理写照了。
能够承担自己人生责任的人,其心理人格是坚固的,犹如一座辉煌的灯塔,替他指引着人生的前程。
而无力承担自己人生责任的人,其心理人格如同一根细软的藤条,必须要依附在他人身上,才能够站得稳。生活中有许多依赖性特别强的人,一切事情都要依赖别人,就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不健全。
而人格的健全,是相对的。有些人在小事上能够独立,而遇到大事就六神无主。至于高宗李治,他的人格就是这样,他能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诸多课题,他甚至击败了所有的兄弟,成功地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的心理人格,却只不过是一根略粗一些的藤条罢了,居家过日子或可马马虎虎,但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这事他心里明镜似的——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