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宗李治:如何征服男人(第7/8页)

废黜王皇后,实际上是李治针对掌握了权力的文官系统的一次夺权行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们理所当然地要抵制这次行动,但由于李治师出有名,长孙无忌也无话可说,饶是这帮老臣子成了精般的尖滑,却绝想不到孩子会是李治亲手掐死的。即使是后世的史官,也只是暗示说这个孩子是武媚娘掐死的,却绝不会想到李治的身上。

于是李治在变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一天,李治途经冷宫,突然想起了关在里边的王皇后,就隔着门叫道:皇后你在不在?在就吱一声……史官说,这是李治心软慈悲,不忍心见王皇后落得如此下场,所以才出声相唤。

可是武媚娘太了解李治了,只有她才知道,李治这种表现,不过是癔病再次发作。实际上,他之所以呼唤王皇后,只是在暗示武媚娘,快点宰了屋子里的两个女人——因为只有她们,才有可能知道他的病情,知道扼死孩子的凶手正是他。

他要杀人灭口。

那就杀吧,对此武媚娘毫无意见。于是她将王皇后斫去手足,浸泡在酒缸中,让这个可怜的女人慢慢死去。在这个过程中,李治表示了最大限度的沉默。

沉默——表明了李治对此事的态度,没有他本人的许可,武媚娘决不敢以如此酷毒的手段杀害王皇后。而李治之所以对他的结发妻子下如此之毒手,分明是此前的夫妻生活中累积了极深的怨恨。最大的可能是此间私房中的夫妻调笑,王氏于漫不经心之际伤害了李治的自尊,这种伤害像刀子一样切碎了李治的心,而王氏却浑然不觉。

以王氏看来,她和李治是表兄表妹,打小一块儿玩大,相互之间调笑的过头话说了也不知有多少,谁又会把这些放在心里呢?

然而有些话——涉及私床秘事的话题,男人却会永远记在心里,一旦他认为自己遭受到了伤害,怨毒之火就熊熊烧灼起来。

一如李治所做的那样。

8.高速冲向死亡

打掉了王皇后并萧淑妃反武媚娘集团,李治的下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打掉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集团。

这个文官集团非要打掉不可,太反动——实际上是太超前了。这个文官体系根深叶茂,已经构成了帝国的议会,没有议会的许可,皇帝的裁决就不会发生效用。早在李世民央求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长孙无忌就说过:谁敢反对,吾必杀之。当着李世民的面,居然敢这样说话,仅仅是因为文官系统已经严重地削弱了皇权。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唯有一个被削弱、被牵扯、受到制衡的皇权才更为合理,更容易长治久安。可李治不想要什么长治久安,长治久安有个屁用?你再长治久安,也比不了为所欲为的诱惑更大。

再者说了,中国之所以缔造出皇权制度,目的并非是要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长治久安,而是要满足个别人内心那种无可遏止的欲求。

但是李治的皇权是有限的,他不能够为所欲为——不能够为所欲为,这构成了人类最大的心理压力。

有压力,要解决。

解决掉碍手碍脚的文官集团,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是,要如何做,才能够解决掉文官集团呢?

李治对此懵懂,但幸好他找到了主心骨武媚娘。于是武媚娘垂帘听政,以李治后备役的身份,向着文官系统发起了猛烈进攻。

说进攻,其实也没啥攻的,无非是李治撇开民生政务不理,坚定不移地要立武媚娘为皇后。而文官集团则拼命反对。反对的理由也是现成的:那武媚娘是太宗李世民使用过的,现在李治又使用,用你就用吧,可有必要非要把她立为皇后吗?这实际上是等于李治在向全天下老百姓发出热烈呼吁:诸位,女士们先生们,父老乡亲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兄弟李治我,目前正在使用我爹使用过的一个女人耶……这种事哪怕只是想一想,就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所以文官集团坚决反对。

大臣褚遂良在朝堂上大吵大闹,抵死不依。这时候,坐在帘子后面的武媚娘高声叫道:

何不捕杀此獠?

这句话,与武媚娘的性格是相符合的,但同时也透露出来这样一个信息:通过多日来的垂帘听政,多日来的朝堂争执,武媚娘已经弄清楚了帝国政治的真相。政治无非就是双方大吵大闹,大吼大叫,是非对错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谁的嗓门更高,谁的支持者更多——最重要的是支持者数量,而这就意味着权力。

所谓权力,不过是看跟在你屁股后面的小马仔的数量而已。你的追随者越多,你的权力就越大。权势权势,跟在你后面的追随者多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就对别人构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