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解偈语秉烛山中夜 敲竹杠先说口头禅(第6/8页)

“五蕴,哪五蕴?我刚才还记得,”孟冲一时记不起来,又拍脑袋又搓手,自嘲道,“看我这木疙瘩脑袋,左边捡,右边丢,硬是记不全,只记得第一蕴是个色字。”

“对,色,想、受、行、识,是为五蕴,不知我说得对不对,一如师傅?”

“冯施主说得一字不差。”

“请教一如师傅,五蕴皆空,这个空当指何讲?”

冯保神情专注地望着一如和尚,仿佛他今晚是特意来这里请教佛法似的。一如师傅两眼微闭,悠悠答道:“《心经》里已回答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告子有言,‘食、色,性也’,请教一如师傅,告子所言之色,与《心经》所言之色,是一回事呢,还是两回事?”

“既是一回事,也是两回事。”一如师傅睁开眼睛看了冯保一眼,又缓缓答道:“告子之色,是乃女色,《心经》之色,是乃大千世界诸般物相。亦有‘质碍’之意。凡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言,身之所触,皆为色。《心经》之色包涵了告子之色,所以说既是一回事,又是两回事。”

“那么,色为何就是空呢?”

冯保问话的口气虽然恭敬,但细心人仍能听出有考问的意思。但一如师傅并不计较,他盘腿坐在椅子上,从容答道:“五蕴之中,尚分两法。第一蕴为色法,其余四蕴皆为心法。色法指大千世界诸般物相,心法乃众生本体感悟之道。五蕴皆空这一句,乃是整个《心经》关键之所在。需知大千世界诸般物相,没有任何一件一成不变,就说冯施主你,童年时的样子现在已无法追回,入宫前和入宫后也大不一样,昨日之你与今日之你也迥然不同,请问哪一个时间的冯公公是一个真我呢?如果你认为当下坐在这儿的冯公公是真我,那么过去所有时日的冯公公岂不是假的吗?所以,父母所造之色身,总在变幻之中,这叫无常,无常生妄见。往往我们认为的真,其实是妄。在色身中,你找不到真实的体性,所以说,色即是空。”

一如和尚隐约感到冯保心火正旺,故委婉地借解释《心经》之机加以规劝。冯保向来心细,哪会听不懂一如话中的玄妙。一如话音一落,他就说道: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一如师傅这么一解释,我冯某也明白了不少道理。”

一如微微一笑,说道:“冯施主也是有大乘根器的人,若不是这样,不会对《心经》如此熟悉。”

“一如师傅这是过奖了,我这点东西,是从主子那儿拣来的。”冯保说着,看着木讷坐 

在一旁的孟冲,又接着说,“孟公公也应该知道,当今皇上的生母贵妃娘娘,在宫里头被人称作观音再世,她老人家每天早晨起来,必定焚香净手,恭恭敬敬抄一遍《心经》,如今,她抄过的经文,怕要码半间屋子。”

“啊,如此虔敬向佛,必是社稷苍生的福报,善哉,善哉!”一如由衷赞叹。

冯保接着说道:“前几日,贵妃娘娘还把我找去,说是要为皇上找一个替身剃度出家,并把这件事交给我来办。我准备把这几天忙过了,把京城各大寺庙的高僧都请来共同进行这件事,到时候,还望一如师傅能够参加。”

“阿弥陀佛,贫僧愿躬逢其盛。”一如答过,他感到冯保夜访孟冲一定有事,自己不方便再呆在这里,遂起身告辞。孟冲还想挽留,冯保却说道:“孟公公有心向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今晚就先让人送一如师傅回昭宁寺安歇。何时想学了,就坐轿子过去,或者再把一如师傅接过来,也不差这半会儿功夫。”

孟冲害怕冯保在这里久坐,故想留住一如牵制。见冯保如此婉转逐客,也没了法,遂安排人把一如送回昭宁寺。

一如刚离开客厅,冯保听着笃笃而去的脚步声,回头来问孟冲:“孟公公不是相信道教么,怎么又改信佛教了?”

孟冲一听话中有话,耳朵立刻竖了起来,紧张地说:“冯公公真会开玩笑,我哪信过什么道教。”

冯保冷冷一笑,讥刺道:“你既压根儿没信过道教,为何要把那个妖道王九思吹得神乎其神,还推荐给先帝。”

“这……”

孟冲一时语塞,他偷偷觑了冯保一眼,心里头更是突突地打鼓。刚才在一如面前,冯保春风拂面,谦逊有加。如今虽然还是一张笑脸,但却是笑里藏刀,孟冲顿时有了不祥之兆。

“冯公公,你知道,咱们都是皇上的奴才,皇上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哪能推诿。”

“理虽然是这个理,但凡事总得想个后果。”冯保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故意拿腔拿调地说,“孟公公,我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给你透个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