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哈米尔卡与汉尼拔(第5/9页)
攻击之法
但如何能得以攻击意大利本土?由陆路或海路,他都可能到达意大利半岛;但这计划若不仅于孤注一掷,而是具有战略目标的军事远征,则务须有比西班牙或非洲更接近意大利的基地。汉尼拔不能信赖舰队或设防过的港口,因为罗马现在是海上霸主。意大利联盟的领土也不大可能会提供可靠的据点。在非常不同的时期,在没有希腊的同情下,罗马曾抵挡住皮拉斯的震撼;因此,现在在迦太基将军出现之际,它也不可能粉碎;入侵军在罗马堡垒与巩固的联邦网之下必然退无死所。汉尼拔唯一可能找到的同盟是利古里亚人与凯尔特人,这正像拿破仑在进攻俄罗斯时唯有波兰可与之同盟一样。这些为求独立而争战未了的部落仍在创痛之中,他们既与意大利人在种族上有别,又感到罗马的连锁堡垒与大道——这两者目前就已将近将他们包围——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自然会把腓尼基军视为他们的拯救者(腓尼基军中凯尔特人为数不少),因之可以作为腓尼基军的支持者,可以供应物资与兵源。跟波伊人与因苏布雷人的正式协约已签订,后者负责派向导接应迦太基军,并在同血缘的各部族间为他们求取良好的接待与沿途的供应,一旦登上意大利本土,立即合攻罗马。总之,罗马与东方诸国的关系使得迦太基人踏入了同一地区。以塞拉西亚之役的胜利而重拾其伯罗奔尼撒半岛主权的马其顿,处于与罗马不合的状态;赫瓦尔的德米特里厄斯,本与罗马同盟,而后改投马其顿;因而被罗马夺去王位,现在以流亡者身份住在马其顿的宫廷,罗马欲索取其人,马其顿则予以拒绝。如果从瓜达尔基维尔河至卡拉苏河有一个地方可以结成联军以对抗共同的敌人,那个地方便是波河区域。因此,样样条件都将汉尼拔引向意大利北部;而他父亲显然早就选中此地,因为公元前230年,当罗马人到这一带的时候,曾大为吃惊地发现过迦太基的勘察队。
汉尼拔宁选陆路而不选水路,原因就不那么明显;因为罗马的海上霸权和其与马西利亚的同盟,都不足以阻止他们由热那亚登陆,这一点不但显然,而且由继后的事实可以证明。史学权威们未能为我们提出充分资料或解释,而只凭猜测又嫌不足。汉尼拔必须要在两个危途之间做一选择。或许他认为海路有自然的风险与难以预料的海战,不若陆路确定,因为波伊人与因苏布雷人的担保是毫无可疑的;更且,即使他登陆热那亚,仍须翻山越岭;但他可能并不知道翻越亚平宁山比阿尔卑斯山容易得太多。不管怎么说,他打算采取的路途是凯尔特人的老路,凭着这条路,更多更多的人马都曾越过阿尔卑斯:凯尔特人的同盟与解救者可能不需冒鲁莽之险即能越过。
汉尼拔出发
于是,在适当的季节,汉尼拔召集他伟大远征的部队;步兵九万、骑兵一万二,其中三分之二为非洲人,三分之一为西班牙人。同去的三十七只大象,与其说是为了战争,不如说是为了让高卢人振奋。汉尼拔的步兵已不像赞提帕斯的那样,需要以象群为屏障,而汉尼拔本人也太明智,不可能随便运用这两刃刀,因为象群固可能用以攻击敌人,但也可能同样成为本军致败之因。将军以此部众,于公元前218年春,从卡塔赫纳向埃布罗河进军。将军将他的计划告知各个战士,尤其是他同凯尔特人的联系,以及此次远征的人力物力资源及目的。因此,即使普通的士兵——长期的争战已使他们的军事本能更为发达——都可以有清楚的观念,并感觉到他们的领袖那坚强稳定的手,以坚定的信心追随他去遥远未知之地;那令人激荡的演说更点燃了所有战士的心:在这次演说中,他把国家的处境与罗马的要求坦诚地置于他们面前,此次远征如果失败,他们亲爱的祖国必将沦为奴隶之地,而他们所厚爱的将军也将背负历史的罪名。
罗马的形势 罗马战争计划的犹豫不决
罗马政府,即使稳如泰山而又明智,也易于陷入贵族政府所常陷入的逆境。罗马人或许很知道他们所希望完成的是什么,也采取了种种步骤;但没有一步做得对,或做得是时候。他们本可早就主宰阿尔卑斯山的门户,击溃凯尔特人;然而,凯尔特人仍然有可畏的力量,而阿尔卑斯的门户仍然开放。他们本可严正地遵守公元前241年的和约,跟迦太基建立友谊,而如果他们不要和平,本也可以很久以前就把迦太基征服;但他们却因攫取萨丁尼亚而破坏和约,又任迦太基养精蓄锐二十年不受干扰。跟马其顿维持和平不难,但他们却为了一点小惠而背弃了友谊。在那个时候,必然缺乏一位有远大眼光可统观全局的政治领袖;因之做得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现在,战争由敌人选择的时间与地点发生了,而尽管他们深信军力的优越,在行动的初期,他们还是在战争的目标与过程上感到惶惑。他们可以调动的战士多达五十余万,罗马只有骑兵略为逊色,在比例上不及迦太基骑兵那么多,因为他们的占十分之一,而迦太基的则占八分之一。任何经受战乱的国家都没有过相当于罗马的舰队,因为他们刚从亚德里亚海返航的舰队有二百二十艘五行桨的大划船。运用这种绝对的优势乃是不证自明之事。罗马人早已决定战争应始于登陆非洲。后来事情的发展则迫使罗马人计划同时登陆西班牙,以免西班牙军驰援迦太基。依照这个计划,当汉尼拔于公元前219年年初围攻萨贡托,因而两方已实际开战之际,罗马必须在该镇陷落之前于西班牙投下一支陆军;但他们却不但疏忽了荣誉,也疏忽了利益。萨贡托苦撑八个月,终归徒然;当该镇落入敌人之手,罗马竟然仍未配备起登陆西班牙的兵力。然而,在埃布罗河与比利牛斯山之间的村野仍是自由的,而其间的部落不仅是罗马的自然盟友,而且也像萨贡托人一样,接受过罗马使者的诺言,遭遇战争将火速驰援。从意大利循海路前往加泰罗尼亚不会比从卡塔赫纳循陆路更远;设若罗马人像腓尼基人一样,在萨贡托陷落并正式宣战后,于四月份派兵,则汉尼拔将会在埃布罗河的战场上与罗马人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