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官 制(下)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已见第一章第一节。其时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见《通典》。隋于雍州置牧。州、县亦如北齐,分为九等。开皇十四年(594年),改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置令、丞。文帝以并、益、荆、扬四州置大总管。其余诸州置总管者,列为上中下三等,总管、刺史加使持节。《通典》曰:“魏置使持节,宠奉使官之任。隋氏废郡而以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则合罢持节之称。其时制置,不以名实相副为意,仍旧存之。后改为太守,亦不复省。所以使持节之名,及于边远小郡,乃不征典故之失。”炀帝悉罢之,并罢州置郡。京兆、河南则为尹。旧有兵处,刺史带诸军事以统之,至是别置都尉、副都尉,与郡不相知。又置京辅都尉,立府于潼关。并置副都尉。置诸防主、副官,掌同诸镇。其监察则归司隶台,已见前。此实有意复两汉郡县举职、刺史监察之旧者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通典》云:加号持节,后加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郡为州。《旧书·职官志》上州刺史下注云乾元元年(758年),误也。其叙及《新纪》《通鉴》,皆云至德二载。通计唐代称郡者仅十五年,然前后虽称为州,论其实,则皆古之郡也。《旧书·地理志》惟列州名。《新书》及《通典》《元和郡县志》皆州郡名并举。盖明其中间曾为某郡,非谓其同时名州又名郡也。《新志》间有但举州名者,于渭州下发其凡,曰:“凡乾元后所置州,皆无郡名。”间有乾元前所置亦无郡名者,则于威州下注云“郡阙”,以起其例,盖其地尝没于吐蕃,史失其传也。宋承唐,以州统县,而仍留郡名,以备王公封号。故《宋史·地理志》每州亦兼著郡名,其用意与《唐志》又异。《旧书·韦安石传》言其子陟为吴郡太守,其时只有苏州,则作史者措辞之不谛耳。说详《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唐于西都、东都、北都皆置牧,以亲王为之,而以长史理人。开元元年(713年),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十一年(723年),改并州为太原府,升长史为尹。初太宗伐高丽,置京城留守。其后车驾不在京师,则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将军为副。开元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谓之三都留守。其后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亦皆为府置尹焉。唐初诸州复有总管。亦加号使持节。武德五年(622年),以洺、荆、并、幽、交五州为大总管。七年(624年),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总管府为都督府。太极初,以并、益、荆、扬为四大都督府。详见下。开元十五年(727年),加潞州为五。其余都督定为上中下之差。都护,永徽中置于边方,掌统诸蕃。大都督亦亲王遥领,以长史主事。都护亲王领之,则曰大都护,以副大都护兼王府长史。其后诸王拜节度使者,亦留京师,而副大使知节度事。薛《史·职官志》: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诏曰:“顷因本朝,亲王遥镇,其在镇者,遂云副大使知节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今天下侯伯,并正节旄,惟东西两川,未落副大使字。宜令今后只言节度使。”则其制至五代刊落始尽也。羁縻都督府、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也。《新书·地理志》。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护府之外,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其余为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之差。县亦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通典·职官典》。《新书·戴叔伦传》云:“天下州县有上、中、下、紧、望、雄、辅者,有司铨拟,皆便所私。”说与此舍。其《百官志》注言文宗世,宰相韦处厚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亦见《旧书·处厚传》,盖谓两畿之州为辅,非谓称辅之州止两也。《新书·地理志》渭州下云:“季世所置州,不列上、中、下之第。”则前世所置皆有之,特不能无变易耳。《通典》备举四辅、六雄、十望之名,而云“初有十紧,后入紧者甚多,不复具列”,则其一证。《典》又云:“户四万已上为上州,二万五千以上为中州,不满二万为下州。亦有不约户,以别敕为上州者。又谓近畿者为畿内州,户虽不满四万,亦为上州。其亲王任中下州刺史者,亦为上州。王去任后,即依旧式。”足见州之分等,条例甚多。虽云究以户口为主,然《旧纪》开元十八年三月云:“改定州县上、中、下户口之数。”则其率亦非无变易矣。抑近畿之州,《通典》述开元定制曰四辅,而韦处厚称为两辅者?或正以其数有变易,故改据两畿言之邪?《旧志》言户满二万已上为中州,《通典》五千字似衍。县:《通典注》云:“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而《旧志》云:“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谓之京县。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则赤县亦称京县,而称畿者又不仅雍、洛矣。《通鉴》:大历十二年(777年),定节度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