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扎特演出和宣传:从德奥合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3/14页)

情绪主要是欢快的,这是萨尔茨堡这座城市、这片土地的性格、景观和历史带来的欢快。由于萨尔茨堡典范性地集中了北方和南方的性格,演出剧目主要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大师的作品。当然,本地天才莫扎特是决定性的调和者。并不是因为这位作曲家的音乐在感觉和思想上不德国,而是因为它广泛运用了意大利的形式,并且,他最重要的作品中有一些所用的文本也是意大利语的。德国和意大利大师的作品数量大致相当,组成了以莫扎特这个在德国和意大利土地上扎根的作曲家为中心的一组杰作。[392]

战争开始后,戈培尔暂时放弃了对萨尔茨堡的主导权。因此,1940年的音乐节规模更小,更名为萨尔茨堡夏季文化节(Salzburger Kultursommer),在7月举办,在根本上是一系列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管弦乐音乐会。次月,“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节”(Mozart-Musik in Salzburg)系列演出举办,从8月2日持续到25日,主角是莫扎特学院乐团,由威廉·范·胡格斯特拉腾(Willem van Hoogstraten)指挥。他们共演了12场管弦乐、室内乐和合唱音乐会,囊括了比萨尔茨堡音乐节一般情况下广泛得多的莫扎特作品。与此同时,埃里希·瓦伦丁于8月22日到24日在莫扎特学院举办了莫扎特研究中心大会,莫扎特专家们提交的一些论文最终发表于《新莫扎特年鉴》1941年第一期。[393]最有话题效应的主题是路德维希·席德迈尔的《莫扎特和当下》(Mozart und die Gegenwart)。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呼吁德国青年继承莫扎特的遗志,“热心保护这个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它获得力量,提升士气”[394]。

准备赐莫扎特以荣耀

欧洲历史上,纳粹当然不是第一个意识到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的周年纪念来实现巨大的宣传价值的,但纳粹特别擅长从这种场合来获得政治利益。掌权仅两周后,希特勒就特别走访莱比锡,以纪念瓦格纳逝世50周年。这是一个高调举动,意在表明新政权对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认可。之后,同年夏,希特勒出席了拜鲁伊特音乐节,情况几乎变成一场政治集会。两年后是许茨诞辰350周年和亨德尔、巴赫诞辰250周年,这一年的庆祝活动也带有当局许可的印迹。1935年2月在哈雷举办的亨德尔音乐节上,纳粹思想领袖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发表了纪念这位作曲家的讲话,之后是午夜火炬庆典,据说希特勒也参加了。[395]接下去的几年有较小规模的周年庆典:1936年是布鲁克纳逝世40周年,1937年是贝多芬逝世110周年。这些庆祝活动为纳粹时期最全面的音乐庆祝埋下铺垫——1941年是莫扎特逝世150周年。

纳粹以空前的强度操办这个特定的周年纪念有几个原因。第一,正如席德迈尔的论文所示,莫扎特的年轻天才被视为德国之伟大的重要标杆,也是鼓舞这个国家年轻信徒之士气的一个符号。第二则毫无疑问是莫扎特音乐易于接受、不分国界的特点;纳粹也强调它的“大众”品质。第三,莫扎特被看作前线和后方家乡之间的一个理想的感情链接。战事顺利时,正如1941年早期,莫扎特庆典活动的规模就可以被看作一个精准的气压计,来衡量德国文化的强盛。这年后期,在进攻苏联后,对莫扎特的关注很讽刺地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在后方,文化庆祝被有意用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使人不去关注前线战事的混乱和艰难。与此同时,对前线将士而言,莫扎特是鼓舞士气的一声强有力的呼喊,他的音乐与东方“野蛮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从本质上说,莫扎特被呈现为一个符号,表现德国希望用它来保存西方文明的肌理。

16.纳粹德国在莫扎特150周年庆期间出版的无数莫扎特相关著作的封面和扉页 选。

当局把莫扎特年看得很重,一个早期的标志是1月26日德国电台的严肃播报(feierliche Sendung),主持人是海因茨·德雷维斯(Heinz Drewes),即宣传部音乐部门的负责人。在回顾莫扎特的生平和作品后,德雷维斯宣布,戈培尔敦促帝国境内的音乐社群在这一年集中力量,纪念“这位真正神圣天才之伟大和他的作品之美”[396]。

戈培尔的话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莫扎特庆典必须无处不在,遍及全国。出版商响应他的号召,出版了数量惊人的乐谱和关于这位作曲家的新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大众市场的。[397]但1941年高调纪念莫扎特最显著的表现还是大量的音乐节,时间上遍布全年,地点上几乎包括帝国境内所有的中心城市。和作曲家生平有着或多或少历史关联的地方则付出了额外的努力。显然,萨尔茨堡作为莫扎特的出生地,在莫扎特庆祝中无所不在,纪念活动此起彼伏,贯穿整年。但最终,对莫扎特的艺术最宏大、最广博的庆祝是在维也纳举办的——一个庞大的、持续一周的国际音乐节,由戈培尔和巴尔杜尔·冯·席拉赫共同赞助,在11月28日至12月5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