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财政紧张下的民众负担(第3/4页)

沉重的负担加剧了苏区财政入不敷出的局面。赣东北苏区1930年11月至1931年3月收入总数不过75000元,但每月支出达7万~8万元;1931年总亏空大洋66511元、金子1205两,[180]严重入不敷出。紧邻中央苏区的湘赣苏区1932年9月至1933年8月底一年的收支账是:大宗收入包括土地税58740元,造币厂盈利50207元,金矿局盈利2426元,营业税20707元,纸业合作社798元,罚没款2855元,豪款10768元,杂收786元,富农捐款5977元,各县缴款7688元,加上其他收入总计161939元。支出包括行政费22227元,帮助各县经费2856元,军费191783元,司法费268元,保卫费13112元,教育费275元,津贴费29249元,国营支出845元,临时费357元,加上其他支出共252612元。[181]收支相抵,赤字达9万余元。中央苏区由于机构庞大,军力较强,费用消耗更大。曾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部长的杨岳彬在投降国民党后谈到1933年度中央苏区的经费使用情况:“截至去年十二月止,每月军事用费(包括匪军伙食及购买药材等)达四十万元以上,各级伪政府经费约十余万元。”[182]杨还没有提到各级党组织的费用。以此推算,1933年苏区维持运转的费用达60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收入状况却不容乐观,早在1930年闽西就出现亏空,该年4~10月收入142000余元,支出182000余元,入不敷出4万元。[183]1932年中央苏区征收的土地税在73.4万元以上。1933年土地税为粮食征收,计22.5万担,按照政府指定粮价5元计算,换算成现金是112.5万元。即使按照市场价格翻番计算,也只有200多万元。维持苏区运转主要必须依靠打土豪及其他非常规收入,同时发行公债弥补亏空。

在中央苏区遭遇财政困难时,苏俄方面曾力图提供支持。中国革命在共产国际和苏俄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看一看1928年共产国际的有关电文,就可以对这一点有清楚的了解。下面是1928年苏俄援助东亚各国的资金清单:

拨给中国共产党第二季度(4月、5月和6月)每月12820美元。

拨给日本人共产党每月1025美元。

可以拨给朝鲜人每月256美元作为日常开支。

拨给中国共青团1928年上半年7692美元;可以在这个数目范围内拨给他们。

拨给日本共青团1928年上半年512美元。可以在这个数目范围内拨给他们。

拨给朝鲜共青团1928年上半年460美元。可以在这个数目范围内拨给他们。[184]

苏俄给中共党人的援助要远远高于日本和朝鲜,这当然是由于中国革命运动开展的程度所决定的,中国是苏俄在东方推动革命的主要期待。在中国革命遭遇困难时,为支持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苏俄更是殚精竭虑。1933年10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上海中央局,询问:“请弄清楚并尽快告知,能否购买几架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有否希望委托可靠的飞行员把这些飞机从空中提供给苏区?”同时要求上海中央局尽力为中央苏区购买药品和防毒面具,强调:“为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可以拨出专项经费。”[185]10月底,由于中共方面与十九路军接触,十九路军答应居间为中共购买武器弹药,共产国际驻华代表致电国际方面,告其“紧急寄出5万元,有购买弹药的可能性”;随后又告以:“购买药品,先急需3万元。”[186]

苏俄和共产国际资助中共的经费,从共产国际代表报告中可见一斑。1933年8、9月份,国际驻华代表埃韦特经手转交中共的经费包括:24.56万法郎、6.16万美元、101452墨西哥元、5000瑞士法郎、1864荷兰盾。[187]这应该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1933年11月,埃韦特报告其收到的一笔款项甚至达到“300万墨西哥元”。[188]由于此前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和中共上海中央局常常向国际叫穷,并声称:“你们寄来的款项,很大比例被我们花掉了。”国际方面也得到消息:“由于无法转给苏区,斯拉文(李竹声——引注)那里存了很多钱。在上海,钱转来转去保存。”[189]共产国际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督促上海方面尽力利用钱款为中央苏区提供帮助。1934年5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人李竹声:

通过您收到了来自江西中央关于购买药品、食盐和用于生产子弹的原料的电报。您给他们转寄了我们寄去的用于采购的所有款项吗?如果没有,请马上告知还有多少钱。每月您能无特别风险地给中央转寄出多少。为了利用采购和向江西提供物资的机会,需要在南方,可能的话在澳门设点,并从那里经福建港口建立特殊的联系路线……应该成立一个公司,从事贩卖四川鸦片生意和从四川向江西盗卖白银。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购买江西红军所必需的东西提供极重要的资金援助。[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