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华沙(第2/9页)

维也纳认为柏林可能拿奥地利领土换取德国人在比利时、法国想取得的领土。因此,霍伦赫把他的外交任务称作在柏林“营造某种思想倾向”,让德国人认为可“借由在东边的彻底胜利,借由彻底消灭俄国,保障德国的未来”。[12]那不是柏林的思想倾向,但德国人的确认识到,除了攻入波兰、恢复奥地利信心、击退俄国大军,几乎无别的路可走。如果坚守克拉科夫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狭长地带的奥军被赶到山脉另一边,俄军乘胜追击进入匈牙利,那么德国的西里西亚将受到侧翼包抄,很可能会不保。德国也将失去其唯一的欧洲盟邦,使柏林没有奥军,乃至没有“同盟”这个遮羞布来掩饰其庞然野心。九月中旬,德皇和其将领同意,“直接援助奥地利,乃是现今政治上所必需”。[13]

德国人打算借由入侵俄国来救奥时,俄国人正打算入侵德国来救法。法国大使莫里斯·帕莱奥洛格(Maurice Paléologue)在沙皇、苏霍姆利诺夫和尼古拉大公之间奔走,哀叹俄国把重心放在奥匈帝国,提醒俄国人“击败奥地利的最稳妥办法乃是击败德国”。苏霍姆利诺夫表示,他的军队在坦嫩贝格试图击败德国时损失十一万人,帕莱奥洛格反驳道,得再接再厉且得尽快。法国已在与德国的头几场仗中损失五十万人,快撑不下去。[14]

经过九月底几场气氛火爆的商谈,尼古拉大公终于同意只要解决掉奥地利人,就立即发兵攻打柏林,但沙皇尼古拉二世推翻他堂叔的意见,坚持立即攻德。对奥地利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对德国人来说则是噩耗。尼古拉大公从加利西亚调走十二个军,增援八个满编的集团军(三个在中间,两侧各有两个,还有一个在东普鲁士)。他要击退德军的任何进攻,执行英法自八月就一直要求的救援行动:俄国两百万大军取道西里西亚攻向柏林。大公的参谋长尼古拉·亚努什克维奇(Nikolai Yanushkevich)下令“准备进攻,最大兵力的进攻,以深入德国为目标,从维斯瓦河中游进到奥得河上游”。这当然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战前俄国一直奉行不在华沙以西建造坚实公路和铁路的政策,以放慢德国入侵俄国的脚步。从未想到俄若要入侵德,这政策会有何影响。[15]

虽然鉴于德国只有七个军来对付变得日益庞大的俄国大军,但德国人未呆呆等待尼古拉大公攻打柏林。德国的道路质量好,最起码远至波兰都很好。兴登堡和其参谋长鲁登道夫打算发动一场晚秋战役,横越纳雷夫(Narew)河,攻向华沙,打乱、击退俄军。先前靠着坦嫩贝格之役,德国保住东普鲁士,此刻,兴登堡则想在波兰炮制类似的决定性战果。这一战果将为德国战略的调整——采取东边部署,而非法尔肯海因仍在执行且看来无效的西边部署——提供有力理由。法尔肯海因延续毛奇(与施里芬)的法国优先策略,兴登堡则想走俄国优先路线,想利用沙俄帝国无可救药的无能来解决这心腹大患。但由于俄国已完成动员且康拉德败退而非进逼,兴登堡的华沙作战行动并非万无一失。没有奥军在南边配合夹攻,德军将得独力打破俄国已完整动员的军力。

德军东线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执行自认为对的构想,展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作风(此后直至战争结束,他们一直维持这作风)。法尔肯海因正准备在法兰德斯攻打英军,希望一举将其击倒;对于东线战事,他希望兴登堡只要将德军移往克拉科夫以增强康拉德战斗力,并采取守势稳住东部战线即可,但兴登堡选择进攻。他和鲁登道夫主张,攻势作战将威胁俄军侧翼和后方,比起在西里西亚或加利西亚四平八稳的部署,这样能为康拉德卸除更多的压力。

换句话说,在东边,兴登堡欲攻下华沙,就和法尔肯海因在西边欲攻下加莱一样坚决。华沙这个八十万人的城市,有兵营、医院、军火库、一字排开的数座现代堡垒,是俄国第三大城,波兰的铁路运输中枢,俄军司令部理所当然的设置地点。失去波兰将使俄国人不得不将其战线整个往后退,把总司令部迁到维尔纳(Vilna)或比亚韦斯托克(Bialystok)之类的边陲地方。加莱会是征服英国的跳板,华沙则会是攻进俄国的跳板。[16]

康拉德被夹在维斯瓦河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把自己困在死角。他运气好,仓皇撤退时退得够远够快,超出俄军的补给范围,因而未遭俄军消灭。诚如丘吉尔后来所说的,“在西边,军队太大,超乎地方所能容纳;在东边,地方则太大,让军队疲于奔命”。[17]有位俄国军官指出,奥军和俄军行军速度极快——奥军退,俄军在后面追——因而俄国的补给队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赶上;有几天,他所属的部队从破晓走到晚上十点,中间完全没东西吃。即使食物送达——一些军用面包、一头杀掉的牛——他也难以入口:“我已经吃素;他们杀了这些牛给我们吃;肠子、牛鞭、胃、眼珠子散落一地,几滩变黑的牛血,有时声嘶力竭大叫的牛会跑过你身旁,喉咙已被划开,然后倒在你旁边,血汩汩流出,四肢朝空中乱踢。”[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