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老将军的鼻子没了(第4/4页)

袁绍的指挥水平看来不怎么样,而郭图那样的“高参”也空有其名。郭图竭力劝袁绍发起正面进攻,看到自己判断错误,于是开始乱找理由给自己开脱,他向袁绍报告说:“进攻曹营失利,张郃反而很高兴。”郭图的潜台词是张郃对自己判断正确而沾沾自喜。明智的领导一定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勇于承认错误,不会掩饰决策失误而会想办法进行弥补。可惜袁绍不是那样的好领导,他就爱吃郭图这一套。

郭图这个人其实有些本事,当初是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忽悠韩馥让了位,给袁绍立了大功。但他本质上是一名策士,在袁绍集团内部既不属于田丰、沮授那样的本土实力派,也不是颜良、张郃那样带兵出身的将领。他要往上爬,必须有一些特别手段。郭图的特别手段就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走,他攻击沮授,混上了带兵权;又攻击许攸,赶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现在又攻击张郃,也不考虑是什么时候了,会不会把张郃逼反。

消息传出来,张郃又生气,又害怕,他跟高览一商量,干脆临阵起义得了,于是焚烧攻城器具,来到曹营前投降。张郃看来很有经验,他可能考虑到了对方是否接受他的投降,于是先烧毁了攻城的器具,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这一点很重要。

这时曹操还没回来,负责守营的曹洪居然不敢相信张郃是真投降,荀攸对他说:“张郃的计策不被采纳,生气来投奔,不用怀疑!”这也许是史家之言,张郃的计策是什么,袁绍有没有采纳,以及张郃为什么生气这些情况当时的荀攸是来不及掌握的,但荀攸仍然能判断出张郃是真降还是假降,因为张郃把攻城的器具全都烧了。曹洪、荀攸于是接受了张郃、高览投降。

这一下,袁军彻底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