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印度王国(第5/6页)

蒙巴萨岛

蒙巴萨城和基尔瓦相似,但规模更大也更宏伟。人口稠密的市中心是典型的阿拉伯露天市场,包括迷宫般错综复杂的小巷、死胡同和通道。有雄伟的石屋,有些是三层楼,但其他很多房屋是芦苇顶的木屋。阿尔梅达觉得这是个机会。他决定火攻蒙巴萨城,然后将其洗劫一空。一支葡萄牙队伍上岸,向房屋投掷火药罐。大火迅速蔓延,没过多久,城市的很大一部分就燃起熊熊大火。据编年史记载,

大火横扫全城,持续燃烧了整个下午和随后的整夜。这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仿佛全城都着火了。大火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木屋被夷为平地,石头和砖瓦建的房屋也着火坍塌。大量财富就随着这些房屋,毁灭在大火之中。[13]

次日黎明前,大火还没有熄灭,阿尔梅达的军队从四面同时发动了进攻。他们遇到了顽强抵抗,很快陷入激烈的巷战之中。这些小巷极窄,两个人无法并肩行走。当地居民不分男女,都从阳台和屋顶向他们投掷石块和砖瓦,射箭和投射标枪,势头很猛,“我们的人没有时间用火枪射击”。[14]葡萄牙人被迫躲在墙后,从一个掩蔽处跳到另一个。

阿尔梅达已经认出了王宫,他的部下一边战斗,一边逼近王宫,一条街一条街地推进。斯瓦希里人在绝望的防御战中将狂野的大象驱赶到敌人当中,但这无济于事。攻击者接近王宫的时候,看到一大群衣着华丽的人匆匆逃走。那是苏丹及其亲信在逃跑。葡萄牙人冲进王宫,但发现里面空空荡荡。方济各会修士又一次竖立了十字架,并升起葡萄牙旗帜,同时呐喊:“葡萄牙!”

随后,抢劫开始了。一扇又一扇门被撞开,室内的物品和人都被掳到船上。蒙巴萨是斯瓦希里海岸的主要贸易中心,战利品相当丰厚,包括“大量十分精美的衣物,有丝绸和金线的,有地毯、鞍褥,尤其是一张无与伦比的精美地毯,后来它和许多其他贵重物品一起被送给了葡萄牙国王”。[15]为了防止士兵将财物占为己有,阿尔梅达尽量循序渐进地抢劫,加强对士兵的管理。每位船长都被分配了一个专门供他抢劫的区域;所有战利品都被搬走并分类整理,根据御旨分配下去:发现战利品的人将获得其价值的二十分之一。但在实践中,要想约束大肆掳掠的士兵是很难的。广大士兵远涉重洋来到东印度,不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也不是出于对国王的忠诚,而主要是为了自己发财。后来,曼努埃尔一世得知,假如要惩罚在蒙巴萨私藏战利品的人,那么阿尔梅达的军队就要损失大部分兵力了。一方面是普通士兵与贵族的私欲,另一方面是副王执行御旨的职责。在葡萄牙殖民冒险的几百年间,这两方面始终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正直而廉洁的阿尔梅达看到士兵们明目张胆地违抗御旨,颇为愤怒,但他也没有办法阻止。

在距离城市有炮弹射程那么远的一片棕榈树林的掩护下,苏丹及其亲信观看着蒙巴萨遭到洗劫和焚烧。葡萄牙人精疲力竭,无法继续追击。和往常一样,双方的伤亡数字完全不成比例。街巷和房屋里躺着七百具穆斯林尸体。葡萄牙方面有五人死亡,不过伤员比较多。他们抓了两百名俘虏,“其中不少是肤色较白、容貌姣好的女人,还有很多十五岁及以下的女孩”。[16]

次日,苏丹认识到抵抗毫无意义,急于避免基尔瓦统治者的命运,于是给阿尔梅达送去了一个极大的银碟,作为和平的示意,并献城投降。为了表达善意,阿尔梅达释放了很多俘虏,并承诺保护所有返回城市的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苏丹缴纳了高额贡金,以后要每年纳贡,并签订了一项和约,有效期为“只要日月尚存”。[17]8月23日,阿尔梅达离开了斯瓦希里海岸,留下一片血迹。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贸易体制如今在炮轰之下,屈服于葡萄牙了。

受到极大伤害的苏丹给他的老对手——马林迪国王写了一封言辞悲戚的信:

真主保佑你,萨义德·阿里。我要告诉你,一位强大的领主经过了这里,四处纵火。他残酷地强行闯入我的城市,没有饶恕任何人的生命,不论男女老少……不仅人被杀死和焚烧,就连天上的鸟儿也坠落到地面。在这座城市里,死人的恶臭迎面而来,让我不敢进城。没有人能够描述或估算出他们所掳走的不计其数的财富。[18]


[1] Silva,Joaquim Candeias. O Fundador do Estado Português da Índia—D. Francisco de Almeida. Lisbon,1996,p.260.

[2] Silva,Joaquim Candeias. O Fundador do Estado Português da Índia—D. Francisco de Almeida. Lisbon,1996,p.96.

[3] Silva,Joaquim Candeias. O Fundador do Estado Português da Índia—D. Francisco de Alme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