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印度王国(第2/6页)

不能忽视任何战略要点。封锁红海之后,他将要派遣一支船队去往其他的伊斯兰城邦与王国:朱尔、坎贝、波斯湾出入口的霍尔木兹。阿尔梅达应当要求这些国家向葡萄牙国王年年纳贡;命令它们切断与开罗和红海的穆斯林商人的一切商贸联系;途中要俘获所有穆斯林船只。为了给上述行动提供资金,他必须确保每年的香料商船能迅速装满货物,并快速返航。

1502年葡萄牙人绘制的非洲南部地图,沿海标注了许多石柱所在地

曼努埃尔一世的雄心壮志还不止这些。在照顾好香料商船之后,副王还要开拓新边疆,“发现”锡兰、中国、马六甲和“目前尚不了解的其他地区”。[4]要在新发现的土地竖立石柱,以宣示主权。这是一份详尽的清单。

尽管国王的指示据说给了阿尔梅达一定的行动自由,以处置未预见的突发情况,但这实际上是一份非常严格的行程安排。曼努埃尔一世从未见过,也永远不会见到他要求征服的那个世界,但从他的指示可以看出,他对印度洋的各个战略要地有着惊人的准确把握,对控制这些要地和建设他自己的帝国也有着非常权威的地缘战略眼光。他获得这些知识的速度是非常神速的。在闯入新世界的七年之后,葡萄牙人就已经相当准确地了解2800万平方英里的印度洋是如何运作的,它的主要港口、风向、季风规律,以及它的航海可能性与通信走廊,并且葡萄牙人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眺望更远方。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在葡萄牙人缓缓绕过非洲海岸的漫长岁月里发展起来的。在那些年月中,葡萄牙人成为专业的观察者和地缘政治与文化信息的搜集者。他们搜罗信息的效率极高,俘获当地能够提供信息的人和领航员,雇用译员,学习语言,带着客观冷静的科学兴趣观察万事万物,尽可能绘制出最准确的地图。天文学家也参加了远航。研究和记载纬度信息成为国家大业。杜阿尔特·帕谢科·佩雷拉这样的人用观察得来的第一手知识取代古人的智慧,秉承了文艺复兴的探索精神。关于新世界的信息被送回一个中心,即里斯本的印度事务院。在那里,所有信息都在王室的直接管理下被记录在案,以便帮助下一轮航行。这种反馈与适应的体制迅捷而高效。

曼努埃尔一世依赖一小群谋臣来给阿尔梅达编纂指示。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位是加斯帕尔,即瓦斯科·达伽马第一次远航时绑架的那个冒充威尼斯人的波兰犹太人。他深入地参与了葡萄牙最初十年的探索,作为专家和译员具有极大价值。他是个难以捉摸的人物,经常根据时机与环境的需求改换身份和名字,以适应自己的主公。他起初的名字是加斯帕尔·达伽马,后来在曼努埃尔一世面前可能自称加斯帕尔·达·印度。在即将开始的远航中,他自称加斯帕尔·德·阿尔梅达,“以表达对副王的敬爱”。[5]他总是投其所好,说自己的新雇主想听的话,但他的确见多识广,似乎对印度洋非常熟悉,足迹遍天下。正是他最早向科钦发出和平建议,他可能还去过锡兰、马六甲和苏门答腊岛。他也理解红海的重大战略意义。就是这方面的信息,渗入了曼努埃尔一世1505年宏伟计划的方方面面。

加斯帕尔曾主张葡萄牙人应直接掐住穆斯林的咽喉,先攻打亚丁,封锁红海,扼杀马穆鲁克王朝的贸易,然后迫使扎莫林成为葡萄牙的附庸,而不是在马拉巴尔海岸辛辛苦苦地建造许多要塞,因为后一种策略必然要消耗大量金钱与生命。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修建要塞的战略是否正确,一直是激烈争论的主题。曼努埃尔一世吸纳了加斯帕尔的计划,但不是按照他建议的顺序来操作。他更愿意先在印度土地上建造一些巩固的基地,作为扼杀穆斯林贸易的平台。

国王身边的其他人鼓励他以越来越宏大的方式解读印度洋发生的惊人事件。其中有他的第二任妻子阿拉贡的玛丽亚,她坚信曼努埃尔一世的命运是天命所系。他的重要谋臣杜阿尔特·加尔旺以及后来成为曼努埃尔一世梦想的主要执行者与建筑师的那个人——阿方索·德·阿尔布开克——也是这么想的。

在这个小圈子的建议下,国王确定了给阿尔梅达的指示,为远征做好了准备。这支船队非常庞大,共有二十一艘船,是仅仅八年前达伽马所率领的船只数量的七倍。一代出类拔萃、经验丰富的航海家担任船长,其中有若昂·达·诺瓦和费尔南·德·麦哲伦(就是在接下来的那个十年内首度进行环球航行的那个麦哲伦)。阿尔梅达的儿子,英俊潇洒的洛伦索也参加了,他是“一位高贵的绅士……比任何人都更强健,兵器样样精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