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小白的激荡人生

太平天国战争是中国内战,然而,参战的除了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最著名者,一为美国人华尔(Frederick Townsend Ward, 1831—1862),一为英国人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 1833—1885)。二人事迹显明,而另有一人,则少知者,斯人即白齐文(Henry Andres Burgevine, 1836—1865)。照中国传统算法,他仅活了三十年,不妨称他小白。

小白,法裔美国人,其父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法语教员,一日,与校长争吵,被殴,伤重不治而亡。七岁,他随母移居华盛顿,家贫不能就学,稍长,入国会,为议员们跑腿打杂,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小白志在四方,不乐以厮养终,遂弃职远游。自北卡出发,横贯大陆,抵加州,一无所获,未见其止。乃发愤,渡海,至夏威夷、至澳大利亚、至印度,途中,为水手、为邮局职员、为报纸编辑,略有历练,而终无所归。不得已,废然返国。行见以厮养终矣,适法国军方在美募勇,召族人赴欧洲与俄国战,小白谓,职场寥落,不如学战,于是入伍,时年十八岁。此役,即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土、英、法诸国胜,俄国败。小白在军中,以勇猛闻,获颁勋章。然而,咸丰六年(1856年)春,诸国签订和约终战,小白又失业。及至咸丰九年(1859年),我们才在上海再见小白。

其时,太平军在东南,战胜攻取,如火如荼。在上海的外国人对此深感恐惧,遂联络中国官绅,成立上海中外会防局,组练洋枪队,保卫上海。初,小白在上海做外贸生意,听说成立洋枪队,不觉技痒,乃向当局请缨。他的欧战履历令人印象深刻,主事者一致同意,任命小白为副队长,而队长即著名的华尔。洋枪队初期不过数百人,小白为指挥官,不仅运筹帷幄,还须决战前敌,不免受伤。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在浦南肖塘镇,他被子弹洞穿小腹,几乎丧命。疗伤期间,他写了份禀帖,申请改换国籍,称“愿为中土编氓,听候中国官长管辖,如有过犯,亦请照中国法律惩处,此系自愿,并无后悔”。前此华尔亦改中国籍,且娶富绅杨坊之女为妻。

八月,华尔阵亡。美国公使浦安臣(Anson Burlingame, 1820—1870)与小白有旧(老浦任国会议员时,小白即曾为他跑腿),极力赞成小白继任。此时,洋枪队已更名常胜军,又扩军至四千五百人,小白领此一军,好不得意。只是,小白的人生自此否极泰来。

东南地区大半为太平军占领,国家正规军近乎全面崩溃,在这个背景下,才建立常胜军,保卫上海。而随着湘军与淮军愈战愈勇,既具收复失地的实力,又成为实质的国防军—浦安臣曾向清廷建议,改编常胜军为“中央军”,不果—则常胜军这类雇佣军的战略位置渐形尴尬。论守,自李鸿章率师入苏,上海防务早已稳固。论攻,常胜军受制于诸国不介入中国内战的中立原则,不能肆意主动攻击太平军,而在实际战术操作上,常胜军苦于人数不多,能克城而不能守城,非与淮军合作不能奏功。最重要的则是论饷,常胜军费用远较湘、淮军为高昂,统帅曾国藩与李鸿章对此早已不满,一有机会,必然解散其军,将节余兵饷取为己用。

形势如此,而性格不合也是招祸的原因。小白尝与淮军第一名将程学启争功,发誓要率军攻入开字营,将学启揪出来,施以惩罚,且扬言,学启的老大李鸿章倘若不主持公道,也要一并捆起,押去上海游街。鸿章固然是学启的老大,依组织原则,他也是常胜军的老大啊!小白这话,过了。国藩曾问鸿章,汝去江苏,将如何与夷人打交道?鸿章答,学生自有一副“痞子腔”对付他们。孰知鸿章未开腔说痞话,小白先摞下狠话,那就怨不得鸿章下黑手了。

其时,湘军攻南京不下,国藩命鸿章调开字营助攻。鸿章接信,承诺赴援,所调之部却非开字营,而是常胜军。同时,鸿章遣英国军官任常胜军参谋,玩弄狡狯,以为牵制计—常胜军中,英籍官兵一千八百五十人,法籍四百人,中国籍二千三百人,英国外交官早看不惯由一个美国人统率这支军队,故力挺鸿章的“掺沙子”之策。此外,对此军勒饷吝赏,亦是鸿章的惯技。经此折磨,常胜军军心涣散,以致小白奉到调令,却无法指挥如意。高级军官联名上书,以饷欠为由,拒不开拔。小白无奈,只得亲去上海,解决财务问题。军饷由泰记钱庄杨坊负责发放,小白找到他,问何日放饷。坊云,钱已备妥,将军定下何日启程,本庄即何日付款。这边说有钱我才出发,那厢说先出发你才拿钱。这就是痞子腔,故意耍流氓呢。小白怒,抬手就是两记耳光,再搜出四万银元,拿去军中发饷。这事一出,何尝不是鸿章与英国人乐见的结局呢?鸿章旋以“殴官违令”,通缉小白。当然,也不是真要锁了他,令其知难而退,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