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宾馆出发,一路走街串巷来到渭南汽车站,搭上一辆北行的巴士,前往渭南市东北一百公里的韩城。车驶出渭南跨过渭河,我透过车窗向东方望去,红太阳正在冉冉升起。从这里往东七十公里,就是渭河流入黄河的地方。在古代,那里每年都有一名少女坐在草垫上,放入河中被水冲走。她是统治者献给河伯的祭品。我始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在所有的生物中,为什么只有人类才那样残忍地对待同类?我找不到答案,我想任何人也找不到答案。

两个小时以后,我在距韩城南十公里处下车,准备走到黄河去。右边有一条铺过的下坡路。我走到一半,停下来向一位农民问路。我只是想确认一下,这条路是否像巴士司机说的那样通向黄河。谁知这位农民放下锄头,坚持要帮我带路。我们走到一座小山脚下,路的终点是一个停车场,从那里可以看到黄河。接下来的一小时,农民带我去看了司马迁祠。

司马迁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公元前145年生于韩城,后来随父亲去了长安,成了汉武帝的一名扈从。他喜欢云游天下,走遍了大汉帝国的山水名胜。在父亲死后,司马迁接替父亲出任“太史令”,得以接触当时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完成了父亲开创的一项事业——编纂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于公元前85年去世(司马迁的卒年不详,至今尚有争论,此为一说。——编者注),就葬在这座俯瞰黄河的小山上。他留下的那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有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的皇皇巨著,我们今天称这部书为《史记》。《史记》详细记载了各类正反历史人物的生平,还加上了作者自己的评赞。它甫一问世,就成为中国人臧否历史的主要渠道。千百年来,这部书越来越受到推崇,作者墓前的瞻仰者也越来越多。因此,早在公元四世纪,这里就建起司马迁的祠堂了。农民带我穿过一座千年前宋代建的牌坊,沿着石阶步上山冈,向司马迁祠走去。我们先路过一座奉祀司马迁父亲的小祠堂。他是这部鸿篇巨制的开篇者,而他的儿子则为它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司马迁祠的后面,农民指给我看这位伟大史学家不大的石砌陵冢。在陵冢的圆形宝顶上,一株从砖石中长出的古老柏树,依旧蟠枝虬干,繁茂老劲。在千余载的历史风烟中,它是陪伴长眠于此的史学家的唯一伙伴。陵冢东面一公里便是黄河,从平台纵目远眺,风光尽收眼底。司马迁的记载之所以一直被奉为信史,原因之一是他曾云游全国各地,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过实地验证。在中国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他是顺着黄河进入中国的中原腹地的。在中原一带,我而今造访的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当年司马迁也造访过。如果他活在今天,我想他会和我一样坐巴士出游。两位寻幽访古人,也许会有缘万里,相会在旅途。

父亲的前期工作为司马迁开创了有利条件,尽管如此,他编纂《史记》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天,巨大的厄运降临了。一位远征的将军力战而败,投降了匈奴人。汉武帝坚持认为此人背叛国家,而司马迁则“不识时务地”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武帝下令将他投入监狱,并处以宫刑。武帝以为这样司马迁就会屈服,开口认错。但尽管这样的日子非常难熬,司马迁也许并没有开口认错或者说些别的什么,他只是写下了“最后的话”——一部对历史人物作出“终审判决”的不朽巨著。

瞻仰罢司马迁墓,农民带我走下石阶,来到山冈下的一个小店。长条形的玻璃柜里,有一件黄河龙门峡(在韩城北面)的拓片。黄河之旅伊始,我就一直在寻找这类东西。向老板娘询价,她说中国人买二十元,外国人买五十元。我被惊了一下,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个老外就该多掏钱。于是我问农民能不能帮我买。可是老板娘却不肯将拓片卖给农民,双方僵持了至少有十分钟。

此时,老板娘和我都见识了这位农民的恒心和真诚。他坚持说是他想买这个拓片来作为礼物送给我。最后,老板娘通融了。这位农民果然实诚,把东西给我时坚决不肯收钱。就这样,这个拓片成了我这次黄河之旅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司马迁祠

司马迁墓在一条小山脊的东北角。如果有时间,我本可以去看看同一山脊东南角的另一处遗迹。那是公元前352年魏国为了抵御秦国北侵而修建的长城。这长城由夯土建造,向西绵延近二十公里,有好几座烽火台。据我的农民向导说,司马迁墓附近的那段长城是保存最好的,有些地方城墙有八米厚,五米高。当年成千上万的军卒战死于长城两侧。我想,这秦魏鏖战的古战场,一定埋藏着许多宝贝,比如损毁和丢弃的兵器。我最后还是决定不去看了,向农民道别,谢过他的帮助和这么漂亮的礼物,回到高速路,上了去韩城的一辆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