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5/6页)

烛过见我面色难看,关切道:“巫士可别真得了寒症啊,明日攻城之事,不如让军中其他两个副将去吧!巫士若是有所失,卿相和太史定饶不了老朽。”

“不可!蒯聩此次非死不可,小巫若不能亲眼见他人头落地,恐难心安。”

“那巫士就赶紧回帐休息吧,今夜一旦城楼有变,老朽定来相告巫士。”

“多谢烛大夫!”我感激施礼,拿袖子掩住口鼻,退了出去。

这一夜,我原不想睡,可一沾到床榻,人便似昏了一般睡着了。等到帐外随侍的小兵将我摇醒时,烛老爷子已经亲自带兵冲进了帝丘城。

两日前,我交给向巢的是一套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旧的卫军军服。蒯聩是真的被赵鞅吓怕了,即便赵鞅重病不醒,领军的是我这个黄毛小儿,蒯聩都不敢打开城门替自己的士兵收殓尸体。天寒地冻,那些不幸坠下城楼的士兵,就那么躺在烂泥地里,一点点变冷,一点点变硬,无望地注视着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城楼。

蒯聩为君不义,但他深知对守城之人来说,箭镞是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我昨天故意让人在风势最大的时候射了两轮空箭。果然夜幕一落,就有一小队士兵摸黑出来捡拾落在城楼附近的箭镞。那时,装扮成卫国士兵的向巢就趁机混进了帝丘。

向巢入城找到了赵鞅之前留在帝丘城的大夫石圃,请石圃统领为蒯聩修筑宫室的几百名工匠一同围宫擒拿蒯聩,而我则计划同时进攻城门,吸引城中兵力。

哪知,蒯聩失德背义,久丧民心。向巢、石圃一声号召,几百个被他残酷奴役的工匠连夜就围了寝宫。寝宫被围,城楼之上被蒯聩寒了心的士兵纷纷放下兵器,不战而降。

烛老爷子见此情形,也来不及叫醒我,自己爬上战车就指挥着军队一鼓作气冲进了帝丘城。

黎明破晓,我裹着长袍站在卫国荒原上,仰头眺望灯火通明的城楼。

三日,第三日,我就替赵鞅攻下了帝丘。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天意,但这一刻,商丘城里的那场大雨总算有了一个让我心安的解释——为君者,施政必以德,众怒不可犯,否则天地亦不相容。

蒯聩已是穷途末路,可他不想死,他带着两个儿子经密道逃出了寝宫。可一出寝宫,卫太子疾便被工匠们杀死在了宫墙下,公子青也没能活着逃出帝丘城。

东方未明,侵肌入骨的北风掀起荒原上的寒霜冰屑一路狂扫而去。颓败的城楼下,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拄着断剑从尸体堆里爬了起来,他青色的外袍被人撕去了一个袖筒,露出了血肉模糊的左臂,右脚在跳下城门时扭伤了,走起来一跛一跛。

这里原是他的国家,这身后的帝丘城原是他的城池。

但过了今天,这一切都再与他无干。

我隔着一地冰冷的尸体默默地注视着蒯聩,蒯聩亦看见了我。

我原以为,狂妄如他定会冲上来与我杀个鱼死网破,可他却踩过地上那些曾经为他而战的士兵的脸,踉踉跄跄地向西逃去。

懦夫!我嗤笑一声,从身后的箭服里取出一根白羽箭,搭箭引弓,侧身而望。

“铮”一声响,森冷的箭镞击破凛冽的朔风一下射入了蒯聩的小腿。

远处的人应声扑倒,我翻身上马。

这时,蒯聩又挣扎着爬了起来,他弯腰折断自己腿上的羽箭,带着残箭继续一瘸一拐地往前逃命。

杀人时眼都不眨的人,自己的命倒是很舍不得丢啊!

我一夹双腿,身下雪白的神骏撒开四蹄如电飞驰。

“你输了。”我一拉缰绳挡住了蒯聩的去路。

蒯聩停下脚步,他抬头看着我大喘道:“小儿,你今日放了寡人,来日寡人许你卫国南面十城!赵鞅能给的,寡人也能给!”

“南面十城?”

“对,南面十城!”

“真可惜,你的手太脏,你给的东西我一样都不想要。”我骑在马上俯视着这个曾经羞辱了明夷,羞辱了我,害得晋卫两国几番大战,却忘恩负义、恬不知耻的男人,“走吧,在你死前,我再带你去见一个人。”

我策马走近蒯聩,蒯聩往后退了两步,用豺狼般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

我继续往前,他突然举起断剑朝我猛扑了过来。

可惜,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身经百战的勇士,而我也早已不是浍水岸边任他欺凌的小儿。蒯聩的剑还来不及落下,我已抽出伏灵索一把挥在了他脸上。

蒯聩的左脸被伏灵索上的倒刺揭掉了一层皮肉,他捂脸大叫,我趁机两手一绕,用索链缠住了他的双手。

伏灵索乃是越人鬼用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宝剑余英所造,坚韧无比,几不可摧。蒯聩被伏灵索拖曳在马后,挣脱不开,只能大叫:“贱民!你放开我,我是天子册封的卫侯!我是国君!贱民,你会遭天谴的——贱民……”他嘴里不断地叫骂着,但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终于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