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纪汝佶六则(第2/4页)

士人某寓岱庙之环咏亭。时已深冬,北风甚劲。拥炉夜坐,冷不可支,乃息烛就寝。既觉,见承尘纸破处有光。异之,披衣潜起,就破处审视。见一美妇,长不满二尺,紫衣青袴,着红履,纤瘦如指,髻作时世妆;方爇火炊饭,灶旁一短足几,几上锡檠荧然。因念此必狐也。正凝视间,忽然一嚏。妇惊,触几灯覆,遂无所见。晓起,破承尘视之。黄泥小灶,光洁异常;铁釜大如碗,饭犹未熟也;小锡檠倒置几下,油痕狼藉。惟爇火处纸不燃,殊可怪耳。

注释

檠(qínɡ):灯架,烛台。

译文

某书生借住在岱庙的环咏亭。当时已经是隆冬,北风刮得很紧。他夜里挨着炉火坐,冷得受不了,就灭灯就寝。一觉醒来,看见天花板纸破的地方透出亮光。觉得奇怪,悄悄地披衣起来,从破口处仔细看。看到有一个漂亮的妇人,身高不满二尺,紫色衣服青色裤子,穿着红鞋,小脚纤细得像手指一样,梳着当时流行的发髻;正在烧火做饭,灶旁放一张矮茶几,茶几上的锡灯盏荧荧亮着。他心想这肯定是狐狸精。正在凝视之间,他忽然打了一个喷嚏。妇人一惊,碰到了矮几,把灯弄倒了,于是什么也看不见了。第二天早上,书生弄破了天棚查看。只见有黄泥筑的小灶,非常光洁;铁锅有碗那么大,里面的饭还没有熟;小小的锡灯盏倒在茶几下面,油痕狼藉一片。只是烧火的地方天棚纸没有烧着,真是太奇怪了。

徂徕山有巨蟒二,形不类蟒,顶有角如牛,赤黑色,望之有光。其身长约三四丈,蜿蜒深涧中。涧广可一亩,长可半里,两山夹之,中一隙仅三尺许。游人登其巅,对隙俯窥,则蟒可见。相传数百年前,颇为人害。有异僧禁制,遂不得出。夫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似此亦无足怪;独怪其蜷伏数百年,而能不饥渴也。

注释

徂徕(cú lái):山名。又名“尤来”、“尤崃”、“尤徕”,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译文

徂徕山有两条巨蟒,形状不像一般蟒蛇,头顶有像牛一样的角,红黑色,望过去闪闪发光。巨蟒身体约三四丈长,蜿蜒栖息在深涧里。这条山涧有一亩地那么宽,半里路长,上面两座山夹着,只有三尺左右的缝隙。游人登上山顶,对着缝隙俯视,就能见到巨蟒。相传几百年前,常常害人。有个神异的僧人把蟒禁制住,蟒就出不来了。深山大泽之中,生长龙蛇,像这样的蟒也不值得奇怪;奇怪的是它潜伏几百年,却不饿不渴。

泰安韩生,名鸣岐,旧家子,业医。尝夤夜骑马赴人家,忽见数武之外有巨人,长十馀丈。生胆素豪,摇鞚径过,相去咫尺,即挥鞭击之。顿缩至三四尺,短发蓬鬙,状极丑怪,唇吻翕辟,格格有声。生下马执鞭逐之。其行缓涩,蹒跚地上,竟颇窘。既而身缩至一尺,而首大如瓮,似不胜载,殆欲颠仆。生且行且逐,至病者家,乃不见,不知何怪也。汶阳范灼亭说

注释

夤夜(yín):深夜,约为三点到五点这一时段。

鞚(kònɡ):带嚼子的马笼头。

蓬鬙(sēnɡ):蓬松散乱。

翕(xī)辟:嘴唇一张一合。

汶阳:在山东肥城境内,因在汶水之北,故名。

译文

泰安姓韩的书生,名叫鸣岐,是个大族子弟,以行医为业。曾经深夜骑马到人家去,忽然看见几步之外有个巨人,高十多丈。韩鸣岐一向胆大气豪,放马跑过去,距离一尺远的时候,他挥鞭打过去。这个巨人顿时缩到三四尺,短发蓬松散乱,样子极为丑陋,怪物的嘴还一张一合,发出格格的响声。韩鸣岐下马挥鞭追打。怪物动作迟钝,在地上蹒跚而行,极为窘迫狼狈。随后它的身子缩到一尺高,而头却像瓮那么大,身体仿佛支持不住头的重量,几乎要摔倒。韩鸣岐一边走一边追,到了患者的家,怪物不见了,不知这是什么怪物。这是汶阳人范灼亭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