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黩武穷兵终授首苟安畏敌撤雄师(第5/7页)

虞允文听得哭声,心如刀割,长长叹了口气,自觉无颜以对父老,一声长叹,遂吩咐开船。

长江波涛澎湃,同船的将官指点江心,眉飞色舞地忆谈他们当日在此尽歼金国的水师之战,但大捷的豪情,却也掩盖不了他们今日南撤的悲愤了。

虞允文倚船独啸,唱起苏东坡《赤壁怀古》一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阕词未曾唱完,已是有泪潸然,声音嘶哑。他的心头,也正是似长江般波涛澎湃,思如潮涌。

蓬莱魔女安慰他道:“将军此战,功业彪炳,远胜周郎。他年重整旌旗,还有渡江之日。”

虞允文回头抹了眼泪,苦笑说道:“但愿如此。”但他也知道,在朝廷只求偏安,但愿“和戎”的政策之下,自己班师回朝之后,能够保全功名已是侥幸,再想渡江恢复中原,那恐怕是今生无望了。

蓬莱魔女道:“元帅奉命班师,山东李将军那儿不知可有什么消息?听说他和太湖王宇庭那一支义军联合,在海上也打了个大大的胜仗,杀了金国的亲王副帅完颜郑嘉努。这一支人马,现在却是如何?”

蓬莱魔女所说的“李将军”即是旧日的长江水寇“翻江虎”李宝,从前和“闹海蛟”樊通并驾齐名,结为兄弟,合成一伙;后来则各走各路,分道扬镳。樊通降金,李宝归宋。因为李宝是由虞允文招安的,所以算是虞允文的部属。但他未受朝廷正式官职,这“将军”二字只是蓬莱魔女的顺口称呼。

蓬莱魔女打听李宝的消息只是一个借口,实在却是要打听笑傲乾坤华谷涵的消息。华谷涵与王宇庭在一起,并与王宇庭一道参加了山东海上之战,完颜郑嘉努就是给他杀的。蓬莱魔女那日冒充宫娥,在完颜亮的“金帐”之中,曾偷听到这些战报。

虞允文听她提起李宝,不觉又是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李宝所受的委屈比我更大,说起来我也觉得愧对于他。”

蓬莱魔女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怎么样了?”

虞允文道:“他受了我的招安,本是想图个正途出身,为国效劳的。他的山东海上大破金兵,我给他向朝廷报功,请朝廷授他官职。哪知朝廷的命令,却说他们是水寇,不能录用。姑念他们破敌有功,不予袭灭,限令他们自行遣散,回乡为民。这道命令抄了两份,一份给我,作为兵部的照会。一份给统管江淮各路兵马的‘制置使’刘锜,要他监视李宝所部,限期执行兵部的指示。如今限期已过,消息尚未报来。但李宝此人,深明大义,想必不会违抗朝廷的旨意。”

蓬莱魔女顿足叹道:“朝廷如此害怕百姓自组的义军,这不是自坏海上长城么?李宝算是你的部属,朝廷可以令他解散,但王宇庭那一支人马呢?”

虞允文道:“王宇庭是未受招安的太湖水寇,朝廷没有明文处置。但我想刘锜是个比较识得大体的人,想必不会与王宇庭发生冲突。多半也是令他们自行遣散。”

蓬莱魔女叹道:“朝廷下一道遣散令,那是容易得很,但却不知寒了多少义士之心!”

虞允文道:“可不是吗?但朝廷旨意已下,我们做臣子的只好以后伺机劝谏,目前却是不便妄自议论了。”

蓬莱魔女心里想道:“不知华谷涵与王宇庭如今是否已经回了太湖?我且到太湖去打听打听。王宇庭是太湖十三家的总寨主,即使华谷涵不在那儿,我也该去拜访他的。”

蓬莱魔女打定了主意,渡江之后,便与虞允文告别,独自一人,径往太湖。

太湖两岸,是江南鱼米之乡,蓬莱魔女这一路行来,只见田亩纵横,港汊交错,波光云影,浅山如黛,一派水乡情调,景色处处迷人。蓬莱魔女上次到江南是匆匆来去,这次才比较有闲心浏览。她是北国长大的姑娘,初次见识江南景色,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忧,暗自想道:“幸亏这次有采石矶之捷,保住了江南半壁河山。但小朝廷只求偏安,只怕终须有日,还是拦不住胡马渡江,把这大好河山,践踏在铁蹄之下。”

她急于会见笑傲乾坤,一路不停,经过苏州,也不留宿。这日到了苏州之东四十里的木渎,已经是湖滨地区,一眼望去,可以看见烟波浩淼的太湖了。

蓬莱魔女满怀喜悦,轻声低念:“弹剑狂歌过蓟州,空抛红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处?侠骨柔情总惹愁。”这是笑傲乾坤为她所写的诗句。蓬莱魔女心中想道:“从前是过蓟州,如今是我来太湖找你了。这次你的红豆可不用空抛啦。侠骨柔情也不见得就要和‘愁’字牵连,不能自解的啊!”想至此处,心中喜悦,脸上一片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