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王廷盛会逞奇能(第5/8页)

突厥大汗听菩提上人自愿去降伏神鹰,这是替突厥武士大大争面子的事情,当然高兴,可也有点为他担心,便道:“上人的神通,朕素来知道。但这头金眼神鹰端的凶猛非常,上人能够将它制服,当然最好不过,但却不必勉强。”菩提上人道:“大汗请放心,我说过要用王道伏鹰,任它怎样凶暴对我,我也不会伤害它便是。”突厥大汗本来是为他担心,经他这么一说,却反过来说成是大汗替他的神鹰担心了。大汗知道他若非有十成把握,断断不敢用这口气说话,便放心让他去斗神鹰。

但见菩提上人走到御苑的那块空地上,盘膝坐了下来,大汗命令饲鹰的人将神鹰放出,饲鹰的发了一声口哨,随即嗖嗖嗖的射出了三支羽箭,三支羽箭都落在菩提上人的面前,排列成一个品字形,距离都不到一尺之地。这是一个讯号,往常大汗带它去打猎时,便是这样教神鹰随着飞矢去追捕猎物的。金眼神鹰只知服从主人的吩咐,管他是人是兽,立即展开翅膀,好像一团黑云似的,向菩提上人扑下来!突厥武士们见菩提上人亲自出场,人人兴奋,可是他们刚刚看过鹰虎相斗那残忍的一幕,金眼神鹰抓瞎了老虎之后,还要将它们活活摔死,却又不免为菩提上人担惊害怕。只见那头兀鹰已扑到了菩提上人的头顶,他仍然是盘膝而坐,动也不动!眼看就要被神鹰的利爪抓裂脑盖,有些胆小的竟闭了眼睛。就在这一刹那,忽见那头神鹰敛了双翼,好像在挣扎的样子,扑了几扑,却飞不起来。众人好生奇怪,定睛看时,只见那头金眼神鹰已落在菩提上人的掌心,神鹰的利爪赛如钩刺,但在他的掌心上却一点也动弹不得,甚至连翅膀也张不开来,任它如何挣扎,竟是怎也飞不出菩提上人的掌心!

原来菩提上人运用的是化劲消势的上乘内功,端的达到了拳经所云:“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要知鸟之能够起飞与人之能够举步,都要有所凭藉,靠着所凭藉的物体的“反作用”,才能够运动。这是近代的“力学”基本定理,古代的人当然不知道这条定理,可是武学高明之士,他们所悟出的“化劲消势”的功夫,实已与“力学”的原理暗通。现在菩提上人的掌心一点力道也没有,兀鹰虽然力大无穷,却如立足在“一羽不能加”的弱水之上,如何飞得起来?

李逸看到他这等功夫,也自暗暗吃惊,心道:“突厥国中,也大有能人,实在不可小视。”那兀鹰飞不起来,连声哀鸣,菩提上人哈哈一笑,道:“瞧你可怜,放你走吧!”掌心放平,向上一送,金眼神鹰如释束缚,倏的便一飞冲天。

菩提上人回到席上,对恰克图笑道:“如何?”恰克图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道:“大师,你真是神人,我就不明白,那兀鹰为何飞不起来?”谷神翁与阳太华当然懂得这是化劲消势的功夫,阳太华心想:“只怕要我的师父来到,才能够将他比下去了。”谷神翁则把眼睛望着符不疑,符不疑却懒洋洋地笑道:“好,看完一场热闹又是一场,真是越看越有意思了。”他摆出了一付袖手旁观的神态,竟似毫无与人争胜之念。

突厥大汗当然高兴之极,除了赐酒三杯之外,并叫恰克图到他的宫中宝库,取了一件七宝袈裟来赏给菩提上人。

菩提上人坐回原座,故作谦虚的对同席说道:“还请各位高明指教。”这一席上的坐的都是顶儿尖儿的人物,菩提上人的口吻实是向同席的挑战。其中昌钦喇嘛与麻翼赞乃是菩提上人这边的人,当然不会应战。谷神翁与灭度神君自问比不上他,不愿搭腔,符不疑只是笑嘻嘻地看热闹,天恶道人素来骄傲,他平生只服优昙神尼与百忧上人两个,他看了菩提上人伏鹰的本领,虽然也感到有点出乎意外,却还未怎样心服,当下想了一想,忽然微微一笑,指着御苑外面的一棵大树说道:“金眼神鹰确是神力惊人,但却也未必摧毁得了这棵大树吧?”这棵大树是突厥特有的一种乔木,名为“龙爪树”,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树根像龙爪般牢固地盘结地上,故名“龙爪树”。菩提上人心道:“要摧毁这棵龙爪树,少说也要万斤神力,多好的内功也不能够。”当下说道:“道长如此说法,大约是自问可以摧毁这棵大树了,不知是怎样的摧毁法?我倒很想开开眼界。”突然大汗眉头一皱,好像本来想说什么似的,但听得菩提上人这样说了,便不作声。

天恶道人皮笑肉不笑地淡淡说道:“贫道姑且一试,若是不能,诸位请别见笑。”于是走下玉阶,在千百武士目光注视之下,走到了龙爪树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