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未泯杂念参无相三戒当持号不岐(第6/12页)

戈振军喟然叹道:“但愿他是假死才好,否则最后一条线索也都断了。”但不知怎的,他口里虽在叹气,心底却也有几分“如释重负”之感。

无相真人忽道:“霍卜托写给耿京士的那封信呢,是不是在你手上?”

戈振军道:“那封信已不见了。”

无相真人一怔道:“怎会不见的?耿京士没带在身上么?是到了你的手上才遗失,还是没搜出来?我想你不至于忘记搜他的身吧?”

戈振军道:“他是带了来,但我也不知是怎会不见的。”当下只好把当时的情形,比较详细地说给无相真人知道。

无相真人叹道:“想不到一个疑案之后,又是一个疑案。倘若那封信是给人偷去的,咱们就更难查明真相了。”

不戒道:“但那封信,师父不是曾经听过丁师叔口述的么?”

无相真人道:“我要的是霍卜托的亲笔字迹。他死了也还有用的,你懂么?”

不戒道:“恕弟子糊涂,我想不出有什么用处。”

戈振军道:“如果将来发现霍卜托还有另外的书信或者日记之类的东西留下来,咱们就可以用这封信的字迹去辨别真伪。”

不戒道:“啊,不错!你的脑筋是比我灵活得多!”他本来不大看得起戈振军的,此时却不觉另眼相看了。

无相真人道:“振军,你今后打算怎样?”

戈振军道:“弟子已是无家可归的人,哪还谈得到什么打算?”

无相真人道:“好,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会安置你的。”

戈振军道:“多谢掌门恩典!”掌门将怎样“安置”他,他亦已隐隐猜到几分。故此,他的心中虽然仍然充满哀痛,但在哀痛之中,却也有点儿为自己的前途而庆幸了。

无相真人道:“好,你现在可以跟我去向两位长老报丧了。”

三日之后,武当山上添上一名新的道家弟子。

武当门下,有数百名道士之多,多收一名弟子,本来不足为奇,但这个新来的道家弟子,却是破了武当派的先例的。

第一,按照武当派的习惯,道家弟子,多是幼年拜师,很少超过十五岁。这名弟子却已有二十七岁了。

第二,这名弟子并不是“外人”,他本来就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

第三,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名弟子竟然是由掌门人无相真人收他做“关门弟子”的。由俗家弟子转为道家弟子的不是没有,但由掌门人亲自收为弟子的却是“异数”。

这名新弟子就是戈振军。

无相真人是很得门下弟子爱戴的掌门人,他做的事情,当然没人敢加非议。但饶是如此,一众弟子也是难免“议论纷纷”了。

无极长老和两湖大侠何其武的死亡消息,在戈振军受戒之前亦已公开。当然所谓“公开”也只是让别人知道他们业已“病逝”而已,真正的死因是没有公开的。

无极道长已是年过六旬,虽然不算高龄,也算得是长寿了(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比现代人短的),但何其武不过刚过五旬,却是只能算中人之寿了,不过,他们“病逝”的消息,是由掌门说出来的,当然也没人敢怀疑掌门说谎。有好些人还以为是掌门人念在何其武早逝的份上,才把何其武的大弟子收录做自己的弟子(何其武是俗家子弟的领袖,地位非比寻常)。

戈振军现在已是道号“不岐”的道士了,他不是不知道别人的议论,但他却只当不知。他本来就是不爱多说话的人,做了掌门人的弟子,更加沉默寡言了。

他也真的是好像“看破红尘”的样子,不过,他也并非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

他想起受戒时师父给他念的偈语:“入门持三戒,三戒贪嗔痴。心中有主宰,歧路任由之。无色复无相,何悔复何疑?”

复念偈语,不岐是禁不住心中苦笑了!“三戒贪嗔痴,这三戒我是早都犯了。无色复无相,这是佛道两家最高的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谈何容易?”

继而再想:“心中有主宰,歧路任由之。师父给我取的道号叫‘不岐’,是不是怕我把持不定,又再误入歧途呢?”

这天他是奉命到后山采药的,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已是红日西斜了。

忽听得有人说道:“不岐师侄,你有什么心事么?”

不岐抬头一看,来的乃是本门长老无量道人。自从无极道人去世之后,他已升为首座长老,地位仅次于掌门了。

不岐一凛,说道:“弟子没什么心事啊!”

无量道:“没有就好。但倘若你是有什么心事的话,那也不必瞒我!”

不岐道:“弟子怎敢对长老隐瞒?”心里不禁觉得奇怪:“为什么他要这样问我呢?”

无量说道:“你想必也会知道,你的俗家师父何其武是和我同拜一个师父的,我和他虽有道俗之分,但却是最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