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违师训动宝招灾(第6/10页)

他那对眼睛骨碌碌转个不停,却一直没有离开灵修老道长的脸上。

越看越觉得师父神色不对,猛可一横心,跨入室内。灵修老道长眼皮也不抬一下,顾聪面露狞笑,挨近去倏然骈指疾戳向灵修老道长的灵墟穴上。

这灵墟穴属十二正经中手阳明大肠经,伤者立死无救,灵修老道长敢情因三昼夜来苦思那断肠镖上面刻着的内家至上秘诀,已是精殚智竭,故此面色非常难看,他原也知道有人走进静室,但岂能想到祸生肘腋,居然会发生灭祖弑师的逆事。

就在指风已及灵墟穴之时,灵修老道双目倏张,须眉尽竖,神威凛凛。顾聪心中一惊,指上力量未能完全发出,返身便逃,耳际兀自听到灵修老道长冷冷哼一声,知道师父未死,骇得魂飞魄散,急如丧家之犬,超跃出观,一溜烟逃下山去。

灵修老道长确实全身已瘫痪,尤其是刚才勉强逞最后一点余力冷哼一声,吓走叛徒,此时却连举手敲云板唤人进来也办不到,只好闭目待死。

翌晨追风剑董毅已到上元观,那时观中已一片混乱,董毅听了观中弟子报告恶耗之后,匆匆走到大师兄病榻之前,大师兄面色蜡黄,气息奄奄,不由得目眦尽裂,血泪夺眶而出。

灵修老道长以数十年精修之功,勉强提住那口弱如游丝之气,等候董毅。这时摒退众人,告以断肠镖之事,归咎于自己违背师尊遗训,擅自妄动该宝,故而遭此奇祸,倒也不能全怪顾聪。因为顾聪若非得知断肠镖的藏处,决不会因无法下手偷取而生此毒念,当下吩咐董毅尽速将该宝送回原处。只因灵修老道长个人考虑过,记得当年沈鉴并没有被杀的消息,只是失踪而已,故此推想出可能是被修罗扇秦宣真禁锢在什么地方,而沈鉴乃是铁挣铮的汉子,多年来宁忍百般折磨苦楚,依然守口不露,故此直至如今,秦宣真仍不得而知该镖下落,如今一方面追捕叛徒,处以家法,一方面先将该宝放回原处,然后再去找秦宣真,追查沈鉴下落,必要时以该宝交换回沈鉴一命。

追风剑董毅唯唯受命,灵修老道长溘尔永逝,董毅不禁虎目洒泪,想到那断肠镖两度出现,本观也就迭遭奇祸,不禁也觉得十分奇怪。

这青城派上元观主大位,当然由大弟子玄光真人接掌。追风剑董毅唯恐叛徒走远,便匆匆带了玄均道人和傅伟下山。

董毅在江湖上颇有面子,眼线四放,起初听说顾聪在江陵,便率两人赴江陵。但忽又谣闻顾聪已经北上千里之远,另一消息说顾聪依然藏匿在江陵,董毅立即遣玄均和傅伟北上,不但追查叛徒下落,顺便也访查一下七星庄的虚实。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桩事,便是着玄均相机把断肠镖放回离襄阳不及百里的南津地方的一个山岗后小潭之内。

今日下午,他觉得玄均道人久不归来,心中忽然不安,便四出找寻。终于远远瞧见玄均道人正和那万恶叛徒顾聪在泸水岸边作殊死之斗,剑气冲霄,蛟龙也为之惊蛰。

那顾聪虽然功力不及玄均道人深厚,但他除了谙熟青城大罗十八剑之外,更不时使出杂招,都是精妙凌厉无匹的到招,剑式一出,便生风雷之声。

追风剑董毅一生练刻,为天下有数的名剑客,匆匆一瞥间,已知那是长白山崩天剑法中的奇着,暗自忖道:“无怪看来两人已曾久战,敢情那小子学了长白剑术,自身又深谙本门剑法,故此纵然功力未及玄均,也能打个不分轩轾。”心中一面想,脚下可就加劲疾奔过去。

玄均道人面对这边,一见董毅远远奔来,精神陡长,登时剑光翻腾四射,把顾聪逼得转了两个圈子,玄均道人振吭大叫道:“师叔快来,别让这小子溜跑。”

顾聪一听之下,三魂七魄飞了大半,情知今日必死。当下恶念陡生,奋力硬攻数剑,把玄均逼退数步。玄均道人以为他想跑,不觉连连冷笑,却不和他力拼,陡听顾聪厉啸一声,剑掌齐飞。可是玄均剑走轻灵,早已刺入他左肩,登时血光冒溅。

追风剑董毅旁观者清,远远大喝一声“玄均小心!”只见顾聪腿上又中了一剑,而且长到脱手,但已拦腰将玄均抱住,用力一推,玄均缩肘猛凿,顾聪却一头撞在他胸口,玄均手肘一侧,只凿在顾聪右肩上。

董毅猛然一顿脚,以手遮目,不敢去看两人齐齐滚下滔滔急流的河水中的惨状。他明知顾聪拼死一头撞在玄均胸口,力道非同小可,玄均定必胸骨拆断,心脉震绝。这一掉落急流疾泻的河水中,焉能活命。至于那顾聪,万死不足以蔽其辜,就怕他不死而已。不过按理推度,他已身负数伤,即使谙水性,也难逃此厄。

滚滚流逝的河水上,已消失了夕阳的余霞残晖,董毅但觉世事都如春梦,死生恩怨都不过如此而已,不免动了出世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