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震关中 第四章 华山论剑(第6/9页)

「崩岩斩」落空,司马泰元那原本静如止水的心灵,第一次生起一丝疑惑。

——怎么会这样快?……

这是姚莲舟首次只闪不攻。华山众弟子看了,心头暗叫声好。

——但也仅此一次而已。

司马泰元没等这「崩岩斩」使老了,双足变交叉步,向右转身大半圈,顺着把剑势横引,变招成为侧身反手横劈——

但那反手劈剑只到一半,司马泰元感觉右手肘有股针刺般的寒气。

他斜眼瞥见,姚莲舟那支「单背剑」,剑尖果然已直指自己手肘刺来,正好封住这横劈。司马泰元如果继续劈过去,长剑未及敌身,自己的手肘就先送到对方剑尖上。

——姚莲舟所使的,正是叶辰渊当日对抗何自圣时使出过的「武当形剑」里「追形截脉」的绝技。

司马泰元的「大还剑」,每招都去势甚尽,本来很难半途收招;但他天生臂力过人,硬生生把横劈收了回来,步势再变,这次向左转体,反方向正手横劈,欲斩姚莲舟左肩。

姚莲舟再使「追形截脉」,这次指向的是司马泰元的右腕脉。司马泰元被迫再收招,无功而还。

司马泰元自己深知,这套「大还剑」气劲和速度皆强横,唯一弱点是每次发招前的蓄劲动作稍大。姚莲舟这截击的招术,正正是其克星,这套「大还剑」已经完全被破,再使下去也无意义。

他剑路顿变,由大砍大劈,变成利用手腕的弹性以剑尖点打,乃是华山另一套风格大异的剑法「星灵剑」。那点打之法,只用剑刃前尖三寸,轻灵绵密,连环进攻,劲力虽不强,但却甚难防御。

可是每次点打,姚莲舟的「武当形剑」,还是能够取得最佳角度,准确地截刺向司马泰元的腕脉或握剑的手指,将那长剑迫开。

司马泰元心知又不行了,剑势再变。这次用的是「华山花剑」,夹杂着极多的虚招佯攻,又用上许多错乱的节奏,试图令姚莲舟出错。

姚莲舟却是目光如炬,又似有极准确预感,对那些虚招全然无视。一到司马泰元发出真正攻击,「追形截脉」又即发动,这「花剑」同样被破得体无完肤。

司马泰元开始焦急了。心也开始乱了。他又连续变换了九种华山剑法:剑路圆转的「月凝剑法」;走步跳跃为主的「飞鸟穿林剑」;专攻敌人下盘的「封门剑」……每一套风格战术都截然不同——华山剑术如此丰富多变,难怪自古赢得「剑宗」的称号。

但是不论他的剑法怎样变化,在姚莲舟眼中,都只是化为简单的路线、角度与时机。然后又是应以一招准确的「截脉」。简直就像能够阅读司马泰元的心思。

两人已然交手四、五十招,两剑没有一次碰触,就如隔空面对面舞弄一般。但在华山众剑士眼中,都看出来了:

华山派首席大弟子,正被玩弄。

司马泰元渐觉心寒。他以第一身对敌感受到,姚莲舟的身手和意念反应,正越来越快,司马泰元许多时候连半招都出不了,只是肩头一动,姚莲舟的截击已经来了。

——他……到底真正有多快?……

——难道……这就是凌驾「毫」、「忽」之上,传说中的「曜炫之剑」?……

司马泰元回想起,交手之初划过自己皮肤那三剑。

——根本不是我闪躲得够快。是他的剑刻意不用全速!

姚莲舟还未杀败司马泰元的剑,已先击溃他的意志。

姚莲舟确是从一开始就刻意减慢剑速,为的是让司马泰元把华山剑法一一使出,再一一破解——表面上他只是以截击先机之法,令司马泰元每招无功而还,但在场一众华山高手都已看出,姚莲舟假如提高速度,司马泰元的手臂已经中了不知多少剑。

眼见本派大弟子使出十一套最高级的华山剑法,皆被单单一套「武当形剑」轻松破尽,在场华山高手无不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此刻姚莲舟嘴角的笑容消失。

——已经看够了。

「单背剑」突然就变了。没再用「武当形剑」,而是以剑身中段的钝背,交叠上司马泰元的七星长剑。

司马泰元吐气,勉力要把那「单背剑」弹开。但他一吐剑劲,那劲力反被「单背剑」吸收、带引,本身厚重得多的七星长剑,被一股重力压住,不由自主就砸在地上,剑刃砍破了石砌八卦图地板中央的太极,黑白两色的碎石激飞。

两柄剑静止。「单背剑」仍把七星长剑压制在下面。

姚莲舟像叹息般说:「到了最后,也不让你瞧一瞧『太极剑』,好像不太好吧?」

司马泰元惶然急发劲力,欲架开压在上面的「单背剑」,把七星长剑抽回来。

可是发出这挑劲的刹那,司马泰元却感觉,力量如入虚空,对方的剑轻如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