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飘忽现踪迹(第5/7页)

他解开小卷上的缎结,一时众人的呼吸都屏住了,两百多双眼睛,全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正徐徐展开的小卷,轩中静得连外面树叶飘落屋脊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终于,小卷展开了,臧伯蕴小心翼翼地捧出了里面的宝物。那是一张长约八寸,宽约五寸,形状不甚规整的纸,黄色的纸!

众人全惊讶得张大了嘴:这……是半张寺庙里和尚画符用的黄裱纸!半张做工粗陋、质地低劣,在街边随便花上半文钱就可以买上一大沓的黄裱纸!且这半张黄裱纸上,还有几点泥污!

臧伯蕴,他……他……竞将半张被人随手扔弃的黄裱纸捡了,然后珍而重之地用九个做工精美、质料昂贵的银匣、金盒、玉盒盛了,再千里迢迢地带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赛宝大会?意识到这一点,轩中人张大的口都没法合拢了。

“本来,今年老夫准备的是另一件宝物,”无视众人惊讶至极的目光,臧伯蕴慢条斯理地搓了搓手,“但数天前,老夫偶然中得了这张字帖,惊喜之余,却也有一点小小的困惑。想这座中颇多识宝鉴珍的能人异士,是以就带了它来。一呢,是让诸位与老夫一同鉴赏这难得的珍宝;二呢,也是想请各位替老夫辨识一下此宝的出处及价值!”

字帖?再仔细一瞅,众人这才发现,黄裱纸上果然有字,是八个龙飞凤舞、灵动飘逸的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骆阳泰笑谑,臧伯蕴枉称书画鉴识的高人,却连自己的宝贝都拎不清,真正浪得虚名。臧伯蕴一瞪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字典出<a href="/book/159/index.htm">《金刚般若波罗蜜经》</a>,字像是用烧剩的一香梗残端随手写成的。幸亏如此,木炭性最沉稳持久,是以这八个字才能丝毫无损地留存至今。”

“听臧老先生的意思……”全神贯注鉴赏字帖的东方汉麟道,“这张字帖的年月已颇为久远?”

“是!”

“何以见得?”几张嘴同时问。

臧伯蕴赞道:“是这字迹!此八个字气韵生动,风神飘荡,每一字均以倾侧取势,又无一不正,重心的安排尤见匠心。方寸之中,字之左右,牝牡相得,上下呼应。展视此帖,如见翩翩王门子弟的风度气质,高妙意兴,尽于遒丽明快的线条中宣泄出来了,实为书中的无上神品也!”

“如此说来,这帖是书圣王羲之的?”东方汉麟半信半疑。

臧伯蕴问:“莫非东方少侠还另有高见?”

东方汉麟点头:“嗯,在下不才,平时也喜欢写写画画的,臧老先生法眼无巨,此帖确是王门子弟所书。但依在下看,倒觉得这八个字更像是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的字!”

“哦?”臧伯蕴眯缝双眼,专注地盯着他。一见他如此重视自己的话,东方汉麟来了精神:“刚才臧老先生是把这八个字分开来看了,可在下拙见,应将这八个字视为一体,方见其神韵!”

“东方小友这话怎么说?”臧伯蕴换了称呼。

“我看这八个字……”东方汉麟不觉也忘了谦称,“似凤舞鸾翔,以纡回钩连为流美,以纵驰放逸为快意,以字迹飞动为神逸,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又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当为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也。且此八个字虽极力奔放,但仍不失清远之韵,颇具王献之行书神韵,故我认为,此帖应为王献之所书!”

一直面板如铁的臧伯蕴不禁纵声高笑:“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唉!可惜老夫没有一个待嫁的女儿,不然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把你从骆大头那儿抢了来,做老夫的乘龙快婿!”

得他如此夸奖,东方汉麟又得意,又羞窘:“不敢,不敢!”也不知是不敢接受臧伯蕴的溢美之辞,还是不敢再做臧伯蕴的“乘龙快婿”。众人见状纷纷起哄:“姑爷当不成,师父总还是可以拜的嘛!”

“好!老夫平生从不收徒,今晚就破一回例,收下你!”

东方汉膦一愕:原来臧伯蕴不但是收藏的大行家,且一身武功也独步天下,据传绝不在赵长安、宁致远之下,武林中想拜他为师的人,不知凡几。但此老生性狂狷,竟是一概挡在门外,年逾六旬,一身绝世武功连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不传。现他兴致高涨,竟在群雄面前亲口许诺,要收他为徒。

铁淳英、管如磐亦是一愕,随即飞奔过来,笑叹道:“今晚你小子是走什么大运了?又得美貌媳妇,又得高明师父。娘的,早晓得扮南绝会有那么好的彩头,老子就该自己来扮了他才是!”

“叭!”管如磐背上挨了爱妻的一记粉拳:“呸!想得美,也不找面镜子,照照你那副熊样?人家臧老先生会瞅得上你这副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