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妙适菩萨(第2/6页)

空海沉默一下后,立刻低头说道:

“那么,请多关照。”

“提到你的事,凤鸣很感兴趣。想和你见一面,我们才会跑来叫你。”

说到这里,空海已经站了起来。

“逸势和大猴,也可以一起去吗?”

“当然。”志明答道。

“今晚的谈话就此告一段落,大家一起去吧!”

“是。”大猴慢条斯理地站起来。

“那么,走吧!”逸势迟一步站起来。

三人跟着志明和谈胜,一起要去见凤鸣。

手拿盘灯的谈胜走在最前头,依序是志明、空海、逸势、大猴,走在长廊里,左弯右拐不知绕了几回。

昏暗的长廊,好似没有止尽一般。

走在前头的谈胜,停在一个小门前面。

“凤鸣,空海带来了。”谈胜说道。

推开门,谈胜走进房内。志明、空海、逸势、大猴也依序进入。

房间大小,和空海的差不多。一样是木板床。除了里头有一个窗子,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连书桌、寝具都没有。

看样子,这是专为类似空海这般的外宿客人所准备的屋子。由于目前无人使用,有时会把访客带到这屋子。

房内一隅,放着一座铁制盘灯。红色的火焰正摇晃着。

昏暗的灯光下,一名僧人独坐在木床之上。

结跏趺座——

年龄比空海大,约莫三十五、六岁。

空海屏气看着那僧人——凤鸣。逸势立刻和空海一样察觉到了。

“空、空海——”声音嘶哑地叫道。

空海无言对逸势颔首。

那僧人——凤鸣的身体,浮在离木板床约五寸的空中。

“凤鸣——”

志明一出声,凤鸣的身体利落地落在板床上,成为普通的结跏趺坐姿。

凤鸣睁开眼睑。露出湿润而乌黑的瞳孔。那眼睛盯住空海。

“在下空海。”空海报出自己的名字后,又说道:

“从倭国来唐的留学僧,目前寄宿西明寺。”

逸势和大猴顺着空海的话也开口报名:

“在下橘逸势。”

“大家都叫我大猴。”

“在下凤鸣。”那僧人说。

“听说是从青龙寺来的。”

空海此话一出,凤鸣先是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我今日确实是从青龙寺而来,不过正确说来,却有些不一样。”凤鸣说道。

“这话怎么说?”空海问。

“其实我和你一样。”

“……”

“我也是以留学僧的身份来此学习密宗。”

“从何处而来呢?”空海问道。

凤鸣注视一下空海后说道:“西藏——”

延历二十三(公元八○四)年十二月,以藤原葛野麻吕为首的日本国遣唐使,抵达唐都长安。

前文业已叙述,那年十二月抵达长安的外国使节,不仅日本国而已。还有另外两个使节团,也抵达长安。

《旧唐书》记载着:

十二月,吐蕃、南诏与日本国,并遣使朝贡。

所谓“吐蕃”,即是西藏;所谓“南诏”,即是云南地方的新兴政权,其语言属于藏缅语系。

空海业已知道吐蕃使节也和自己同时抵达长安。

吐蕃王朝,是大约在七世纪前半时,由赞普松赞甘布(Sron-btsan sgampo,569~650)建立。那是空海入唐前约二百年的事。

吐蕃王朝,并吞屡遭隋、唐攻打,几近灭亡的吐谷浑,七世纪后半势力远达东西通商道路——今日称之“丝路”的东端和南边。安禄山之乱后,对大唐帝国形成威胁。

空海入唐时——吐蕃,是东洋岛国的倭国所无法比拟的。

空海面前端坐的凤鸣,就是从吐蕃而来。

“去年十二月,吐蕃亦遣使来长安,你是那时抵达的吗?”空海问道。

“不,我是在六年前,为学密而来的。”凤鸣说。

他的脸型,和空海等倭国人类似,只是肤色略黑。他的体格,有如铁打般健壮。

“凤鸣可是青龙寺的秀才喔!”站在空海一旁的谈胜说道。

“听说凤鸣迟早会被传授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经。”志明接着谈胜的话说道。

“喔——”空海发出钦佩的赞叹声。

流传到大唐的密教——纯密,有两个流派。一般都认为是金刚界、胎藏界这两个体系。

最简略的说法——讲解精神原理的金刚顶经系的密教为金刚界,讲解物理原理的大日经系的密教为胎藏界。

金刚界密教,是由名为“金刚智”的天竺僧传来。天竺僧——即印度僧。胎藏界密教,则是由名为“善无畏”的天竺僧传来。

在天竺国里,两部密教各自发展,惠果则集其大成于一身。这是两部密教体系,首次在大唐合而为一。

若能够得到惠果传授这两部体系,可以说是站在密教的顶点。

“听说凤鸣迟早会被传授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