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九章 摇光之剑(第2/3页)

战传说若有所思地道:“是……玄级异能告诉你这一点的?”

爻意道:“我知道即使到了现在,你们仍是无法真正地相信玄级异能的存在,其实,它并无太过神秘的地方。当一个人的七情六欲发生变化时,他的体温、心跳、呼吸、脉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就会引起此人周遭气场发生变化。以你们的武学也许无法感觉到,而以异能却能感应到。”她看了看战传说,接道:“此刻,我就能感应到你心中充满了疑惑与迷茫,由此可见,其实你所说的,并非完全是你的心里话。”

战传说有些尴尬地一笑,道:“你真的感应到被我所杀者生前并未绝望?”

“他似乎早已料定他最终会化险为夷,还有,既然他能使天下震动,结下不少仇家,证明他的修为绝对不俗,按理灵使很难一招重伤他。当然,也许这与你的牵制不无关系,但灵使既然有重创对方的机会,以灵使的修为,本不应让他在重伤之后还有对我出手的机会!”她的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要知道,若不是我在隐凤谷中无意间吸纳了尹谷主的功力化为异能,加上异能本身亦有所恢复,那么我就极可能会重蹈城主女儿的覆辙,形势亦将急转而下!”

战传说困惑地道:“难道这一点也有诈?”

“为何你不会想到也许这是灵使有意之举?在场的人太多,所以当我以言语打动白衣剑客时,谁都能看出那是出手解救小夭的绝好机会,这样的机会绝不会再有第二次,故灵使没有不出手的理由!但他其实并不想杀白衣剑客,在当时的形势下,即使他不出手,如此失去了小夭为护身符,白衣剑客仍是插翅难飞。灵使也明白这一点,他很聪明,出手的时机、方式皆把握得极为巧妙,既击伤了白衣剑客,又不会使之立毙当场,而白衣剑客被击飞的方向又恰好是我所在的方向,他便可乘机发难!这一切,灵使皆做得滴水不漏,不着痕迹!”

战传说如傻了般怔怔地望着她,良久,他才如呻吟般道:“可他是……不二法门的灵使!”

他的声音低得就像在自言自语。

不错,无须多说什么,仅仅是“法门灵使”四字,就是对爻意这一说法的最好反驳。

难道受万众尊崇的法门灵使竟会有如此卑劣之举?!

灵使在“求名台”揭穿苍封神、迫使晋连承认叛门杀妻的情景,使战传说深为其风采所折服。若说在此之前战传说只是耳闻不二法门的公正,那么那一次便是亲眼目睹了,这使战传说对灵使甚为尊重,对灵使更绝不会有任何怀疑。

而如战传说这种心态者,不知有多少人!

也许,这就是爻意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

因为,她是来自一个遥远的神祗时代,对她而言,今日乐土武界的兴衰、秩序、正邪……在她的心中皆是一片空白,无论是如日中天的法门元尊,还是微不足道的泛泛之辈,对她来说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至少在见识其人之前是如此。

正因为这一点,她才没有与世人一般在心中早已有了一个自封的樊笼,而是敢于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包括被世人敬若神明的法门灵使!

爻意见一时无法劝说战传说,便说出对战传说极具震撼力的一番话,说这番话时,她已将声音压得极低:

“你曾说过,你父亲的剑法在桃源之外只有法门四使及千异曾见识过,是也不是?”

战传说没有回答,他的眉头却已深锁。

“但白衣剑客却使出与你几乎一模一样的剑式!这便可以说明两点:其一,他的剑法的来历一定与法门四使有关,就算不是法门四使亲传,至少也有间接的关系;其二,就算四使的修为再如何卓绝,以你父亲的剑道境界,他们也无法在只目睹一次的情况下就尽得其神韵,最多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虽然我未曾修练武学,但我父王与威郎却是一方强者,所以我也能明白这一点!按理,似是而非的武学乃武者之大忌,但白衣剑客偏偏使出了与你的剑法似是而非的剑法,其目的何在?”

顿了一顿,她又接着道:“能因为白衣剑客的剑法而相信他的确是‘战传说’的,只有法门四使!因为惟有他们见识过与之酷似的剑法,而外人对此却是不得而知的。事实上,众人之所以坚信那白衣剑客就是真正的‘战传说’,是因为法门四使也这么断言,是也不是?”

战传说点了点头。

“这正是一个最大的漏洞!法门四使虽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尽得你父亲剑法的精髓,但至少他们能看出白衣剑客剑法与你父亲剑法的不同!明知两者间有不同之处,他们却仍是断言此人是真正的‘战传说’,这其中是否又有可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