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夜(第6/10页)

可是那晚的事情发生之后,他觉得这些感觉全部似是而非了,他已分不清喜鹊到底跟他是什么关系,他到底应该如何与喜鹊相处。

他原以为喜鹊再看到他的时候会像自己一样不自在,可是喜鹊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于是,他更加迷惑了。

在古今寺读书不久,便到了中秋节。

这一天,明藏法师没有授课,让所有学生庆祝节日。此时寺庙里已经有了三十多名学生,离家远的便留在寺庙,离家近的则回家跟亲人团圆去了。

老祖没让将离回去,只叫人送来了月饼,并嘱咐他安心读书。

送月饼的人说:“老爷要我转告你,你虽然被岳麓书院取录,但岳麓书院年年有考试,所以你仍然要潜下心来准备明年的考试,倘若考得不好,不但丢了法师的脸,而且让老爷面上无光。”

傍晚时分,喜鹊来到古今寺,对将离说道:“夫人叫我偷偷来喊你和清明一起回去吃晚饭。夫人说,只要你到了家里,老爷不敢将你赶回来。”

将离摇头道:“罢了,罢了。回家的事情等我考上举人再说吧。”

喜鹊不满道:“法师说范进五十多岁才中举呢!总说考上举人再说,谁知道是什么时候?”

马清明在旁笑道:“喜鹊,你太低估将离了吧。将离很快就可以考上举人,金榜题名的。”

喜鹊瞪眼道:“我当然知道少爷的才华!我是打个比方嘛!哪有团圆的中秋节都不让回家吃饭的?老爷真是太狠心了!”

“我不回去。”将离摇头道。

马清明见将离不肯回去,便鬼鬼祟祟道:“不回去就不回去,要不……我们一起去做点别的事情?”

“别的事情?什么事情?”将离问道。

马清明看了喜鹊一眼,神秘兮兮地说:“我们去拜月吧。”

“拜月?”喜鹊蹙起眉头。

“你不知道拜月是干什么吧?”马清明意味深长地看着喜鹊。

“我只听说过猫拜月会成精,没听说过人拜月干什么。”喜鹊说道。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马清明念道。

“什么意思?”喜鹊听不懂他的话。

将离帮喜鹊解围道:“他说的拜月是拜月老。”

喜鹊斜了马清明一眼,说道:“拜月老就拜月老,拜月老求姻缘,直接说不就行了?还非得这样拐弯抹角欺负我读书没你多不可?”

马清明讪讪道:“直接说不是不太好嘛……”

“有什么不好的?你和少爷都到了说媒的年纪,确实也该想想这些事了。既然你有这样的心思,我陪你们去就是。月老庙离这里不远,我们吃了饭去也不算晚。月老庙旁边那条街上年年中秋有花灯可以看,拜完了月老,可以顺道看看热闹。”喜鹊兴致勃勃地说道。

马清明咳嗽了一声,问道:“喜鹊,你……你不求姻缘吗?”

将离扫了喜鹊一眼,慌忙将目光投向别处。

喜鹊笑道:“我求什么姻缘?我才不要!”

“你就没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吗?”马清明有些着急。

“没有。”喜鹊回答得干脆利落。

他们三人在寺庙里一起吃过斋饭,便赶往年年闹花灯的九庙街。

九庙街以前有九座庙,现在仅存两座,其中一座便是月老庙。由于求姻缘的人从未少过,所以月老庙一直香火旺盛。另一座庙与月老庙隔街相对,却要落寞得多,且年久失修,庙名早已被人们忘记,每被提及便说是菩萨庙,供奉的到底是什么菩萨,无人知晓。

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但这些人中意见也不统一,有人认为供奉的是鱼篮观音,有人认为供奉的是马郎观音。

意见不同的两方都能说出渊源来。

前者说,一千年以前,有一位妙龄美女在这条街上提着鱼篮卖鱼,许多人来这里赶集不为买东西,只为看她一眼。求婚的人络绎不绝,踏破了她家的门槛。

面对众多求婚者,卖鱼美女提出了一个条件,说是谁能一夜之间将《普门品经》背诵下来,就选谁做如意郎君。

那时佛法还没有普及,许多人并不读经书。

因此,众多求婚者寻找该经书,并抄写背诵。就是不求婚的,也慕名求阅。

第二天,能够背诵此经的人有数百人。

于是,卖鱼美女又提出新的条件,在这数百人中,谁能一夜之间将《金刚般若经》背诵下来,她就嫁给谁。

没有求婚的人也好奇地寻找、翻阅此经书。

第三天,仍有五十多人能够背诵。

卖鱼美女再次提出新的条件,这五十多人中,谁能一夜之间将《法华经》背诵下来,她就选择谁。

第四天,只有一位姓马的年轻男子做到了。于是,卖鱼美女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