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月阴历三日(第2/5页)

挖掘石棒根部,竟挖出人骨的例子还有别的。

小友村的虾夷冢就是一个例子,据说绫织村还有其他两个例子。

十三

前往宫守村小字中斋的路旁有一尊石神。

据说是乳神。应是能保佑产妇顺利泌乳。

传说在过去,有名尼僧不知何故,变成了这尊石头。

至于是因为什么样的经纬而变成石头,并未流传下来。

七十四

土渊村小字山口的南泽三吉,家里的屋内大人(译注:原文作“オクナイサマ”[okunaisama],汉字或作“屋内样”或“奥内样”)是一幅佛画挂轴,上头的图样几乎就像是阿弥陀佛。不过传说看了这幅挂轴眼睛会瞎掉,因此没有人可以看它。

大同家也有一样的挂轴,但还有一尊木像的屋内大人。南泽家只有挂轴而已。

不过据说两家都还附有另一幅挂轴,写着“南无阿弥陀佛”。

某天晚上,南泽家遭了小偷。

宵小趁夜深时分潜入客厅,将财物放入大箱背起,准备逃跑。然而却不知为何,手脚突然动弹不得。小偷就这样以背着箱子的姿势,僵固在客厅直到早晨。天亮以后,南泽家的人发现小偷,大吃一惊,但仔细一看,那小偷竟是街坊邻居。家人要他放下赃物快滚,不予追究,但无奈小偷无法动弹。

他既无法放下箱子,也无法走动。

众人都讶异是怎么回事,忽然留神一看,发现佛坛的门打开着。

家人认为这是神明的旨意,在屋内大人前供上灯火,要小偷为自己的罪行忏悔。小偷诚心致歉,四肢才总算恢复了自由。

这是距今八十年前的事。

七十七

远野有许多人家祭祀御白大人(译注:原文作“オシラサマ”[oshirasama],无汉字),这种神明有个广为人知的由来。

不过每一块土地流传的内容似乎都有微妙的差异。

附马牛村也流传着几种版本,以下试举一例:

天竺一名富翁的女儿嫁给了马。

富翁恨极此马,遂将其宰杀,剥皮之后挂在松树上。

女儿前往挂了马皮的松树下,思恋马而哭泣。

结果悬挂在枝头的马皮对那哭声起了反应,自行飞动,落下来裹住女儿的身体,飞上天去了。

远野镇上流传的版本又不同:

以前某个乡下地方住了一对父女。

女儿嫁给了马。父亲盛怒不已,把马绑在桑树下杀掉了。

女儿悲痛欲绝,剥下死马的皮,用那皮造了小舟,操着桑木做成的船桨出海去了。

但女儿仍哀痛不已,最后终于悲伤至死,尸身漂流到某处海岸。

传说从那艘马皮舟和女儿的尸首冒出来的虫就是蚕。

土渊村一些地方流传的版本,又有些不同。

直到父亲杀马的部分都一样。

女儿看到父亲杀了马,悲痛已极,说:

“事已至此,我不能继续待在这个家了,但我会安顿好爹往后的生活再离开。春季三月的十六日早上,请爹在黎明起床,看石臼里面。里面的东西应该可以养活爹。”

然后便随着马的尸首一起飞上天了。

到了那一天,父亲照着女儿说的看石臼,发现里头冒出许多有马头的白色小虫。父亲用桑叶喂养那虫,据说这就是养蚕的开始。

七十九

远野地方的御白神祭典,主要在正月十六日举行。

唯有此神,祭祀一事称为“游乐”。

像是山口的大同家,祭日当天,该户人家的御白大人的众养子会从各地带着大镜饼(译注:做成扁平圆状的年糕,因肖似镜子,故称镜饼。一般大小两个重叠在一起,拿来供奉神明)前来。清晨,从幽暗的内厅佛坛取出熏得漆黑的旧箱子,由该户人家担任斋子(译注:イタコ[itako],日本东北地方的巫女,能降灵为死者或远方生人发声。属于巫觋宗教[Shamanism]系统。因有别于日本神道教之巫女[miko],故译为斋子)的老奶奶亲手打开,取出一年只有这一天能见光的神明。被取出的御白大人由集合而来的养女和妇女穿上崭新的红花染布,并施以一年一度的化妆。头部要扑上白粉,但如果家里没有白粉,养子也没有带来,有时也会把米粉溶入水中,代替白粉涂抹。

御白大人换好衣裳,头部抹上白粉后,便被摆饰在神坛上。

接着用养子带来的镜饼做成红豆麻糬,供奉神明。养子们也会一起分享这些红豆麻糬。御白大人特别喜爱红豆食品。

供奉完红豆麻糬后,就进入御白大人的游乐时间。

斋子老奶奶慢慢地拿起神体,使其游乐。

唱着自古流传的御白大人游乐的歌曲,令御白大人活动。

这些歌曲先是陈述神明的由来,告慰神明,然后由会唱的女孩合唱一些短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