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第13/17页)
“没用。他是敌基督!他有……那种自动防御能力,不是吗?即便他自己并不知道。这种能力不会让人类对他产生怀疑。在时机成熟之前还不会。怀疑会从他身边滑过,就像,就像……水会从什么东西身边滑过。”他模棱两可地说。
“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有半个更好的点子吗?”亚茨拉菲尔说。
“没有。”
“那么好吧。也许管用。别跟我说你手头没有可以利用的前线组织。反正我有。咱们可以看看他们能找到什么蛛丝马迹。”
“他们能做什么咱们不能做的?”
“嗯,首先,他们不会让人们互相射击,他们不会催眠可敬的女性,他们……”
“好吧。好吧。但这机会大得就像地狱里的雪球。相信我,我很清楚。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克鲁利把车开上高速公路,驶向伦敦。
“我有一些……一些情报网。”过了会儿,亚茨拉菲尔说,“散布在全国各地。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我可以让他们展开搜索。”
“我,呃,也有类似的组织。”克鲁利承认说,“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他们派上用场……”
“咱们最好给他们提个醒。你觉得应该让他们协同合作吗?”
克鲁利摇摇头。
“我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说,“以政治用语来说,他们还不够成熟老练。”
“那咱们就各自联络人手,看看他们能干些什么。”
“我想应该值得一试。”克鲁利说,“上帝啊,就好像我手头的工作还不够多似的。”
他突然一扬眉,兴高采烈地一巴掌拍在方向盘上。
“鸭子!”他喊道。
“什么?”
“水会从鸭子身边滑过!”
亚茨拉菲尔深吸口气。
“开你的车吧,谢谢。”他疲倦地说。
车子在晨光中继续前行,音响里演奏着J.S.巴赫的《b小调弥撒》,演唱者当然还是皇后乐队的弗雷迪·墨丘利。
克鲁利喜欢黎明的城市。此时的市民基本都有正当工作和留在此地的恰当理由,与八点后涌进城来的数百万多余人口截然相反。而且现在街上多少算得上安静。亚茨拉菲尔书店门前的窄路上画着禁止停车的双黄线,宾利车靠到路边时,黄线们恭顺地向后退去。
“嗯,好吧。”亚茨拉菲尔从后座拿外衣时,恶魔说,“咱们保持联系。好吗?”
“这是什么?”亚茨拉菲尔举起一个棕色长方形物体说。
克鲁利斜眼看着它。“一本书?”他说,“不是我的。”
亚茨拉菲尔翻了翻泛黄的书页。藏书家的小小警钟在他脑海鸣响。
“肯定是那位年轻女士的。”他慢慢说道,“咱们应该问清她的地址。”
“听着,我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没时间到处瞎逛,归还别人的财物。”克鲁利说。
亚茨拉菲尔把书翻到标题页。他竭尽全力才没让克鲁利看出自己的表情变化。
“我想你可以把它寄到当地邮局。”恶魔说,“如果你真觉得有必要的话。收信人就写骑自行车的疯女人。永远不要相信给交通工具起怪名字的女人……”
“是的,是的,当然。”天使说。他翻出钥匙,失手掉在便道上,捡起来,又掉了一次,随后快步走向大门。
“咱们保持联系,好吗?”克鲁利冲他的背影喊道。
正在拧钥匙的亚茨拉菲尔愣了一下。
“什么?”他说,“哦,哦。对。好的。绝对没问题。”
他说完就关上了房门。
“好。”克鲁利喃喃自语道。他突然觉得特别孤独。
手电筒的光芒在小路间跃动。
如果你想在棕色土沟底的棕色落叶和棕色水流间寻找一本棕色封皮书籍,而且又时值棕……好吧,灰蒙蒙的黎明,那么麻烦就在于,你找不到。
它不在这儿。
安娜丝玛试过了她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比如有系统地将地面分成若干等份;比如匆匆忙忙拨拉路边的草丛;比如漫不经心地蹭过去,用余光寻找。她甚至尝试了体内每根浪漫神经都坚持说肯定管用的那个方法:戏剧性地装作放弃,坐下来,让视线自然而然落在一片地面。如果换成其他正派作者,肯定会让书出现在那里。
但事实与此相反。
这就意味着,像她一直担心的那样,书多半是落在那两个修自行车的宾利车后座上了。
她几乎可以感到艾格尼丝·风子的代代后人都在嘲笑自己。
就算那两位为人正派,想把书还回来,他们也不太可能劳神费力去寻找一个曾在黑夜中隐约看到的小屋。
唯一的希望是,他们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东西。
和很多为鉴赏家寻找珍本图书的个体书商一样,亚茨拉菲尔有一间库房。不过这间库房里存放的物品,远比任何冲动型消费者购买的热缩包装袋里的东西诡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