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又一桩溺水杀人案(第6/9页)
早饭前,朱建伟到书房写了一幅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朱建伟最喜欢的一幅字,每当工作上遇到挫折之时,总会在心中反复默念这幅字,这幅字成为他重新鼓起勇气的精神寄托。
人逢喜事精神爽,朱建伟很满意今天早上的书法作品,用镇纸将作品压好以后,来到厨房,对正在弄早餐的老婆刘红道:“今天这幅字写得不错,你去裱起来。我搬了办公室就挂在新的社长室,这将是《江州日报》所有员工都要记住的格言警句。”
刘红道:“常委会还没有研究,你就这么肯定能当上社长?”
朱建伟骄傲地道:“书记、部长都认可的事情,怎么会变?今天我去钓鱼,放松放松。当了社长,事情更多,唯一爱好多半要被剥夺。晚上我们要来一盘哪,热烈庆祝你的老公当上社长。”
刘红打掉伸进衣服里的大手,嗔道:“我在做饭,别摸摸搞搞。”
“夫妻间不摸摸搞搞,那关系就到了崩溃边缘。”
与妻子说笑一阵,朱建伟喝稀饭,吃包子,而后背着渔具,下楼开车。
对钓鱼高手朱建伟来说,江州最好的野钓地点不是江州河。江州河流经城区,污染比较严重,里面的鱼有一股煤油味道,郊区李家水库上游才是野钓的最好地方。朱建伟带了面包和牛奶,准备好好过一把野钓瘾。
晚餐时间快要到了,朱建伟还是没有回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刘红最初还以为丈夫又去喝酒,没有在意。
黄昏时分,一阵刺耳的电话声永远改变了刘红的生活。派出所打来电话:朱建伟溺水身亡。
刑警老楼,朱林接到重案大队电话后,整个人如同打了兴奋剂,打通档案室座机电话:“通知专案组全体成员,前往李家水库。”
以前在当刑警支队支队长时,案子忙不完,朱林总想忙里偷点闲,过一过普通市民生活。到了刑警老楼后,他可以正常下班,天天过普通市民生活,最初还觉得不错,时间久了,闲得发慌,慢慢感到生活失去目标和意义。新案骤起,他感觉真如久旱逢甘露,身上霉斑一扫而空。
专案组平时透着几许散漫,两个小组各行其是,到了关键时刻居然没有掉链子,所有成员在十分钟之内到齐。
两辆警车来到李家水库,专案组五个人下车,来到第三道线外。
发生命案设立三道防线是当年朱林定下的铁规矩,第三道防线之外是无关人员;第三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区域可供记者以及当地干部使用;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之间的区域可供警方指挥员、救援人员和后勤人员使用;第一道防线之内则只能是勘查人员、法医和骨干侦查员。
朱林来到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的指挥岗位。新任支队长宫建民正在发火,道:“谁叫你们用粉笔画圈?粉笔是外来物质,能少用就少用!”
很多侦查员在案发现场都习惯用粉笔和白灰来画圈,这是朱林最讨厌的做法之一。朱林当了多年支队长,影响了一大批骨干,宫建民便是其中之一。宫建民完全接受了不用粉笔和白灰画圈的方法,发现从责任区刑警中队抽调过来的民警李超正在现场用粉笔画圈,便毫不留情地当场批评。
李超正准备将十来厘米长的粉笔线擦掉。宫建民又道:“画上了,就别擦,越擦越糟糕。李大嘴,你虽然是老刑警了,到了重案大队得重新学。”
李超老老实实点头,见到徒弟侯大利,有几分尴尬。
宫建民道:“朱支,进去看一看。”
朱林挥了挥手,道:“我不去了,让小侯和田甜进去。他们的任务是查看这个案子是否和老案有联系。”
田甜是老法医,宫建民不反对其进入核心区。他对侯大利道:“你勘查过命案现场没有?”侯大利道:“没有。”宫建民眉头纹很深,道:“那你别进去。”
朱林道:“小侯刑侦系毕业的,水平很高,懂规矩。”
宫建民给了朱林面子,道:“去吧,不要扰动现场,听田甜指挥。”
侯大利跟在田甜身后进入核心区。
手套、鞋套、口罩和帽子是江州刑警进入核心现场的标配。侯大利穿戴完毕后进入现场,眼皮上特殊的眉毛完全竖立起来,双眼如扫描仪一样,将现场情况扫描进大脑。扫描过程中,侯大利嗅到了与蒋昌盛案相同的味道,脸色越来越严肃。他脑中出现了一幅图画:凶手用凶器猛击受害者头部之后,用力将其推下水库。
湖边凶手“影片”与当年蒋昌盛案基本一致。
侯大利进入核心区以后,尽量不去看水边,免得身体发晕。可是,朱建伟是从小道摔到湖底,他必须从小道上边往下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