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香港铜锣湾海景酒店,是香港规模档次很高的一家酒店。程一路和方良华到达酒店时,田诗铭刚从美国乘上飞机。陪同他们的威远行政副总叫欧阳一雄,人称欧阳,是个精明干练的年轻副总。他早年毕业于国内的清华大学,学经济管理,原来在国内的一家合资公司工作,是因为一次商业谈判,被田诗铭看上,最后被挖墙角给挖过来的。

欧阳在香港已经待了五年,对香港是十分熟悉了。住下后,几个人匆匆地吃了点便饭,欧阳提议大家出去走走。程一路说也好,香港的变化是以天计算的,是要好好看看。

香港最大的特点,按照程一路的理解,无外乎三点:一是商业繁荣,二是人口绸密,三就是安静。这么大的一个都市,虽然人来人往,车流不断,却让人感到安静,没有一点浮躁。他问欧阳是不是这样。欧阳笑着说道:"程书记一眼就看穿了香港,这三点就是香港的特点。至于安静,大家都在忙,谁也没有工夫去打扰谁。连路边的树都是自个儿生长,不安静才怪呢。"

"这点就不像大陆,"方良华说,"大陆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互相干扰,人为的因素太多。"

欧阳说了一个笑话,说他在大陆时,有一次去看一个领导干部。这个干部抱怨说一天到晚不得安宁。一问才知道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务,说起来没什么名堂,却都得去应付。忙来忙去,何来安宁?他就建议这个领导,未必凡事都得事必躬亲,这样也许好些。领导一笑,说他不理解中国情况。中国当官,是以权力为支撑的。权力外化,就是一个字:忙。你忙,说明你有权力,吃香;你不忙,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谁都不来答理你,那就只能说明你没权,在别人眼里没分量,也就是吃不开。

"秘书长,是这么回事吧?"欧阳问。

方良华哈哈笑了两声,"也是,也不是。有点以偏概全。"

程一路看见街上路两旁的无论车子,还是人,都是目不斜视,一个劲儿地往前。从这条大街看过去,隐约可以看见一座教堂的尖顶。程一路问欧阳那是什么地方,欧阳说那是一座教堂,后面还有香港最古老的一条老街,保存得十分完好。程一路听了,心里想: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还留着一条老街,可见香港人的文化意识!这样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南州的老街。沿江老街已经拆了,只剩下一座南州古塔。不久,牌坊街又要拆了,虽然他在规划会上也做了些力所能及的陈辞,但他知道那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繁华如香港,还存着一条老街,而南州呢?

方良华大概也看出了程一路的心思,就说道:"其实城市建设,各有各的路子。香港的特色,也只能是在香港哪。"

程一路没有做声。欧阳说:"如果程书记和秘书长不介意的话,中午我们搞一点小吃,香港的小吃也是很有风味的。"

初夏的香港,榕树悬挂的长须,点缀着,在小吃店门外的路上飘摇。程一路想起七年前,第一次来香港时,他曾在周大生金店为张晓玉买过一只玉手镯。那只手镯,后来一直戴在张晓玉的手上。可七年后,张晓玉远在澳洲,而且他们的关系,也许即将走到尽头……

想到这儿,程一路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方良华朝他看了看,没有说话。

下午,程一路躺在房间里,没有出去。方良华和欧阳出去了,方良华说要买点东西,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嘛,怎么能一样不买?

程一路:"说你们尽管买,我以前买过了。"

睡了会儿,程一路起来,从落地窗上看了看街景。铜锣湾是香港最繁华的地区,特别是商业。从窗子向下一看,除了店面,就是行人,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有时,他只能看到榕树阔大的树冠,也是静得碧绿。

往远看,似乎能看到一小片海景了。当兵时,程一路的部队曾在沿海驻扎过,因此对大海,他算是熟悉的。香港的海,其实是一片海湾,也是宁静的。正因其宁静,才造就了香港这个天然良港。

太平山在窗子的南边,满目的葱茏。香港虽然是商业气息重于一切的地方,但绿和宁静却无处不在。这些绿和宁静,在一瞬之间,让程一路想到了南州城里的香樟树,想到了如同香樟树一样的简韵……

打开电视,凤凰卫视正在播一档关于内地腐败问题的片子,程一路打开包,拿出从南州带过来的茶叶,泡了一杯茶,坐在沙发上。他惊讶地从片子中看到张敏钊。这个南州原来的市委书记后来的副省长,张晓玉的叔叔,在片子中,正穿着一身囚服,神情也很颓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敏钊的口齿似乎不太清楚了,"我很后悔,没有能够在关键时刻管住自己。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